南丫島試驗黑水虻幼蟲消化廚餘 轉化糞便作肥料 環團冀擴至所有鄉郊
【明報專訊】據環保署2018年數字,香港每日堆填區棄置3565公噸廚餘,回收率僅2%,目前只有一間位於大嶼山小蠔灣的廚餘廠,主要接收工商廚餘,家居廚餘仍未有系統回收。有環保團體首次試驗以昆蟲處理離島產生的家居廚餘,今年9月起在南丫島收集8個家庭每月約30公斤廚餘,供24小時不斷進食、連糞便也視為「美食」的黑水虻幼蟲食用,以達至減廢,長遠冀擴展至其他離島及新界鄉村。有關注環保的退休教授認為,首次有社區試驗以蟲治廚餘是好開始。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南丫部落負責人陳錦偉表示,南丫島有不少居民本身自行回收廚餘,甚至購買容量10多公升的廚餘箱,加入酵母菌,將廚餘再造堆肥。但該組織認為,按目前政府規劃廚餘處理廠,位於北區沙嶺的第二期廚餘廠最快2022年啟用,而該廠與大嶼山小蠔灣廚餘廠均處偏遠地區,不適合收集離島家居廚餘。
暫試餐前廚餘 不油膩易消化
南丫部落遂參考近年內地、台灣及新加坡採用的黑水虻處理廚餘方式,認為可以「化整為零」,在離島及新界鄉村設置回收設施,直接將廚餘變肥料。該組織今年9月起推行3個月試驗計劃,有8個家庭參與,暫時只回收「餐前廚餘」,例如生果及蔬菜切掉的部分,避免廚餘太「油膩」,昆蟲難以消化。
該回收設施由兩個膠箱組成,箱內放置數萬條黑水虻幼蟲,記者上周到現場發現箱內的廚餘已變化,變成深褐色的肥料(黑水虻的排泄物),若蓋上膠蓋,站在膠箱旁邊幾乎聞不到味道;該設施被多間村屋包圍,距離最近的村屋只有5、6米,試驗計劃至今未有居民投訴有臭味。
陳錦偉指,南丫島有不少居民會在村屋後花園種菜,其中一名參與試驗計劃的居民借出屋旁空地放置廚餘回收箱,又撥出部分長滿雜草的土地予其他參與計劃的居民開墾及種菜,用黑水虻排泄物作肥料。
組織者:回收政策忽略離島
在南丫島居住了10年的Wing表示,飲食習慣多菜少肉,餐前廚餘包括洋b皮、火龍果皮、木瓜皮等,每周收集約1.5公斤,經黑水虻消化後成為肥料用來耕種,可減輕堆填區負擔。她說不少街坊得知島上提供收集廚餘設施後都希望參加,冀試驗後盡快擴大收集量,讓更多居民參與。陳錦偉稱,若試驗成效理想,需更多資源擴大計劃,例如增加回收設施,及計算堆肥(黑水虻排泄物)或魚糧(蟲蛹)的產量與出路等,游說更多居民參加問題不大,因島上不少居民習慣分類回收,問題反而是政府回收廚餘政策忽略了離島居民。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前副教授陳竟明認為,處理廚餘要因地制宜,離島偏遠不宜收集後再運到大型廚餘廠,有社區試驗以蟲治廚餘是好開始,促政府為新界及離島居民提供回收配套。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