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節改錄影表演 取消集誦 學校:現場朗誦一take過 較佳學習經歷
【明報專訊】每年逾10萬人次報名參賽的香港學校朗誦節因應新冠病毒疫情,取消來屆集誦比賽,但保留個人及二人項目;參賽學生由現場表演轉為錄影朗誦片段,再上載至指定平台評審。有學校表示,集誦比賽需兼顧動作、隊型等,疫下難以視像形式練習;亦有學校稱,拍片參賽學生可以多次錄影,但現場朗誦僅得一次表演機會,認為後者對學生是較佳學習經歷。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早前於網頁表示,未來幾個月疫情演變不確定,原定11月16日至12月16日舉行的「第72屆香港學校朗誦節」改為「錄影模式」比賽,由評判評審參賽者錄影片段。評分準則、獎項等不變。
林金殿小學:集誦難隔着屏幕練習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在上屆學校朗誦節一個集誦項目奪冠,校長吳永雄說,疫情下學生要保持社交距離,而集誦隊訓練時除練習聲線,表情、動作以至隊型都要兼顧,難隔着電腦屏幕以視像形式練習,故學校打算今年學生不參加坊間所有集誦賽事。他說學生仍可參與獨誦賽事,而校方會知會家長恢復面授課堂後,教師工作較繁忙,或無暇為學生練習,他預計今年較少學生參賽。
粉嶺五旬節于良發小學校長薛詠詩表示,參與朗誦比賽有助學生獲取學習經驗,她說錄影讓學生有很多次機會,拍下最完美的表演,而現場朗誦只得一次上台機會。她認為,雖然後者對學生來說是較好經驗,但改為拍片有助鼓勵較被動的學生參賽。她說,教師現透過視像會議程式,協助學生練習朗誦,料稍後恢復面授課堂時,仍會採用此練習模式。
梁植偉中學每年四五隊參賽 稱取消可惜
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每年有200多學生人次參與朗誦節比賽,校長陸詠宜說,單是集誦都有4、5隊學生參與,對今年取消集誦項目感可惜。她說,若學生現場表演,能觀摩對手的發揮,對他們而言亦是一種學習經歷。雖然大會取消集誦賽事,但她慶幸仍有部分比賽讓同學參與。她稱,學校設校園電視台,有錄影設備,能支援學生拍片參賽。
有校料報名人數遜以前
柴灣的寶血女子中學中文科主任司徒老師稱,學校過往連續數年在集誦比賽奪冠,對今屆取消集誦賽事同感可惜。因應主辦方要求參賽學生上載朗誦片段,該校已安排一名職員專責拍攝參賽片及上載上網。司徒又指出,過去大半年學生網上學習,新學年或需整理所學,無暇參賽,暫時報名人數遜於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