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節不提「軍事鬥爭準備」
上周六(1日)是內地的八一建軍節,今年是解放軍建軍93周年,由於並非逢五逢十的整數年,又逢大疫當前,慶祝活動一律從簡也屬正常。除了為新晉升的火箭軍政委徐忠波舉辦了一場上將晉銜儀式外,北京沒有任何慶祝活動,只是中央政治局利用開度例會的集體學習機會,討論了軍隊建設問題,而引人注目的是,無論是習近平在集體學習會上的講話,還是官方新華社為建軍節發出的長篇文宣稿中,都隻字未提以往必提的「軍事鬥爭準備」6字。
駐外使領館慶祝活動低調
與去年的建軍92周年時各駐外使領館大張旗鼓地舉辦酒會、廣邀各國軍政要員出席相比,今年各駐外使領館的建軍節慶祝活動大為縮水,極為低調。根據官方報道,僅部分駐亞洲國家使館舉辦線上招待會、交流會,出席的外國將領僅緬甸國防軍總參謀長、大馬武裝部隊司令、科威特軍隊總參謀長助理等人。駐歐美各國使館僅有大使或武官發文、網上圖片展覽等活動應景。考慮到中國目前與歐美各國的政治關係陷入低潮,此時似乎不是在外國高調慶祝建軍節的合適時機。
如果說各種慶祝紀念活動低調進行還情有可原的話,官方在建軍節文宣中避提「軍事鬥爭準備」,似乎是整個宣傳方針的變調。
在上周四(7月30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院長陳榮弟少將就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講解,習近平作主旨講話時雖然強調,「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要確保「軍事能力同國家戰略需求相適應」,卻始終未提「軍事鬥爭準備」。無獨有偶,官方新華社在8月1日發出的5300字長篇通訊稿〈牢記囑託鍛雄師〉中,亦未提「軍事鬥爭準備」6字。看來,這似乎並非無意的遺漏,而是刻意的迴避。
文宣收起「獠牙」 「準備」不會停
「軍事鬥爭準備」一詞並非是習近平時代的創造,早在江澤民、胡錦濤任中央軍委主席時代就有,一般是與針對台灣的統一動武聯繫在一起的,意味在談判解決問題的同時,做好「軍事鬥爭的準備」。江澤民在2002年3月兩會解放軍代表團會議上講得很清楚,「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中國在新世紀的三大任務之一。全軍部隊要堅決貫徹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部署,紮紮實實地做好軍事鬥爭準備。」此後,「軍事鬥爭準備」就被加上「加快」、「推進」、「聚焦」等動詞,充斥各類軍方新聞之中,後更不再限於對台。今年5月26日習近平出席全國兩會解放軍武警代表團會議時,也提到「加緊推進軍事鬥爭準備」,由於正值中美博弈白熱化階段,這句話被海外輿論放大,成了中國露出「軍事獠牙」的證據之一,引發連串質疑與批判。看來,北京為緩和外間疑慮,將這隻「獠牙」暫時收起,但「軍事鬥爭準備」恐怕不會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