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階段臨H實驗效果佳
牛津疫苗取突破 9月或可面世
英國牛津大學跟藥廠AstraZeneca合作研究的新冠疫苗昨發表示首階段人體臨H實驗成果,顯示接種後能訓練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及T細胞,以對抗新冠病毒,被形容成效令人鼓舞,而且安全使用,有望最快在9月面世,但仍待進一步實驗。
《刺血針》周一(20日)發表牛津大學研究,研究人員採用常致黑猩猩感冒的腺病毒(adenovirus),大幅修改病毒基因,使之不會感染人類,並注入冠狀病毒入侵細胞的關鍵「棘狀蛋白」(spike protein),使之更似冠狀病毒,從而製作出疫苗,讓免疫系統懂得怎樣攻擊冠狀病毒。
九成人接種一劑已有免疫反應
牛津大學四月起,與藥廠阿斯利康(AstraZeneca)合作研發稱為AZD1222的新冠病毒疫苗,展開首階段人體試驗,為1077名年齡介乎18至55歲的健康成年人接種,發現能令人體產生抗體及白血球T細胞,T細胞水平在接種14日達高峰,抗體則需時28日。
九成受試者只接種一劑疫苗已能產生免疫反應,接種加強劑後則全體受試者產生免疫反應,最少維持56日。惟受實驗時間所限,暫未知道長遠效用可維持多久。
研究人員指,接種兩劑疫苗的人免疫反應更強,又指接種者沒出現嚴重副作用,只有部分人出現發燒和頭痛,但可透過服用撲熱息痛處理,研究人員預料疫苗有望最快在9月面世。
英國首相約翰遜昨稱消息「非常正面」,在Twitter寫道:「雖然沒有保證,我們尚需更多臨H實驗,不過這是邁向正確方向的重要一步。」
英國政府早前已與阿斯利康簽訂協議,購買一億劑疫苗,亦已向歐美等多間藥廠預訂9000萬劑疫苗。
另外,英國一項臨H實驗初步顯示一款氣霧劑療法,能大幅減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衍生嚴重病G,降低死亡或接受深切治療的機率。
英國生物科技公司Synairgen周一稱,他們隨機抽選了100名留院而需要輔助呼吸的新冠患者接受實驗。結果,吸入干擾素β配方SNG001的藥物者,比起使用安慰劑群組,嚴重病G風險少79%;當中無一死亡,反而較安慰劑群組多逾一倍機率可能完全康復。
不過,由於人數太少,專家指療效仍有待進一步實驗證明。
(英國廣播公司/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