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和理析:中國5G發展前瞻
【明報專訊】本港第五代流動通訊系統(5G)商用服務已投入市場,5G傳輸速度是4G的10倍或以上,傳輸過程的延遲更低,其頻寬更可避免網絡擠塞。近年中國內地5G技術亦發展迅速,2019年11月內地5G商用網絡服務啟動,中國電訊巨擘華為更向全球輸出5G產品及服務。內地5G科技如何推動經濟發展?
◆報告資料
報告:《中國移動經濟發展2020》
機構: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
發表日期:2020年3月
■ 1.普及程度
◆預計2025年5G使用率(圖)
◆移動用戶滲透率(人口百分比)(圖)
◆內地及香港預計4G及5G連接服務比例*(圖)
→ 分析
中國要5G普及化,必須具相關配套及社會的正面回應作支持。在移動網絡用戶方面,報告指出中國的移動用戶滲透率已追近已發展國家,但礙於用戶數目日益飽和,增幅將放緩。報告預計中國內地現時4G網絡仍依舊主導市場,但5G會迅速擴張,並於數年間慢慢追近4G。2025年內地5G的使用率,亦預計超越全球平均水平,接近亞洲發達國及北美國家的程度。
■ 2.消費者反應
◆消費者對升級5G需求及認知(見表)
→ 分析
中國消費者對於升級5G的意願及5G的認知程度較全球平均值高,報告指出,大部分中國消費者及企業處於「已準備升級,正等待」的狀態。有見及此,報告估計中國的消費者將會是全球5G的早期使用者。
報告亦特別提到歐洲的情况,稱歐洲的消費者對4G速度感到滿意,並且在歐盟國家經濟形勢不佳的情况下,他們不願再增加支出,於是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皆處於「願意繼續使用4G」的狀態。
◆願意為升級5G支付金錢(圖)
→ 分析
雖然5G網絡為企業或市民帶來更快捷的移動上網服務,但在有意將網絡升級至5G的人當中,並非所有人都願意支付額外的金錢。報告指出內地願意多付費升級到5G網絡的人約有78%,高於美國的61%、歐洲的54%。報告認為,內地市民及企業十分支持5G行業,以及他們願意付費升級至5G,是促使中國未來數年5G發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然而,單靠市場或消費者本身的發展意欲並不足以推動5G發展。報告提醒中國仍然需要持續推動行業的發展,包括解決5G網絡高成本、高能源消耗量的問題,亦需提升不同行業對5G的關注度,如娛樂產業、智慧城市產業等。在政策和法規方面,報告認為5G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的支持,因此建議中國政府需要建立清晰及明確的政策,才能讓5G行業繼續蓬勃發展。
■ 3.發展5G的經濟效益
除了為市民及企業帶來更便利的生活,發展5G網路及移動經濟亦能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在2019年,移動經濟為中國所帶來的經濟貢獻達7590億美元(約5.9萬億港元),佔中國GDP的5.4%。同時,移動經濟及相關行業,如數據服務營運商、設備製造商等,為中國創造660萬個職位。移動網絡為支撐中國經濟的一大支柱,未來亦可能為中國帶來更多的經濟發展機遇。
■ 4.移動產業與可持續發展
除了為日常生活帶來便利以外,5G還可以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提到,人們使用手機通訊可減少不必要的商務旅行,流動銀行及網上購物亦能減少市民外出,減少碳排放量。
報告預計,全球因5G技術發展迅速,將建立更多大數據的資料庫及程式,以及發展更先進的物聯網技術,整體而言有效增加能源使用效率。例如製造業透過更有效率的庫存管理,減少資源浪費;城市透過智慧電網輸送電力,達至更高能源效益,以及市民因為獲得更多及準確的交通消息,能更改路線並減少車輛的耗油量等。報告估計,5G將會成為未來發展低碳生活的關鍵。
■總結
5G技術將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報告指出中國將有三大行業領導發展潮流,包括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工業及電子競技。這三個行業都需要良好的網絡安全及數據保護措施、低網絡延遲,以及大容量的數據傳輸等。隨5G技術成熟與普及,相關行業將加快發展。
[通通識 第6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