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12
    星期日

公院非緊急服務削半 病人組織:如短跑策略應對馬拉松

[2020.04.12] 發表

【明報專訊】醫管局因應疫情,於2月10日宣布削減非緊急服務,集中資源抗疫。據悉,醫管局已削減一半非緊急服務,內部亦開始有醫護不忍病人無了期等待,正籌備恢復部分服務。有病人組織稱削服務是「短跑」策略,現應對疫情是馬拉松,若要其他所有治療都讓路,屬不合理。

醫局:服務不能久停 研逐步恢復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昨稱,醫管局起初在無辦法下需削減內窺鏡、非緊急手術、專科門診等,現疫情是「持久戰」,服務不能長久停頓,除了新冠病人,亦有其他病人需支援,正研究逐步恢復服務。

最高規格病牀收輕症 被質疑錯配

新西蘭700確診 僅10多重症入院

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醫管局前質素及安全總監區結成昨在港台《香港家書》表示,當抗疫變成持久戰,對非傳染性病人的服務長期緊縮,有病人會延遲診治,甚至失去性命。公立醫院服務所有病人,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不能長此下去。

區結成引述朋友意見稱,香港醫療太依賴醫院,新西蘭700多宗確診中,僅10多個重症病人住院,而香港所有確診者都入院,「每一張醫院病牀都應視為矜貴的資源,而一律使用最高規格的隔離病牀收容許多病狀輕微的病人,未必是最佳的資源配置」。然而,他說香港居住環境擠迫,在家放置確診者很難算是妥善。對於朋友提問「為何香港政府不徵用整幢酒店收容輕症病人,紓緩醫院病牀壓力?」他認為,或者這思路對社會和政府都陌生,最少在政治上是格格不入。

協助等待補回頭骨病人家屬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說,除了非緊急手術,復康治療等也受影響,近期接獲因疫情而延遲治療的求助,例如有痛症患者已在骨科排期一年,輪到時卻因疫情要延期。

彭說,疫情剛爆發時,大家以為像SARS一樣只捱幾個月,但專家現評估可能持續更久,醫管局未對長期抗疫做好規劃,「之前以為是短跑,但現在似乎會變成馬拉松,是否繼續用短途賽的策略?」他說,明白醫管局需實施感染控制,但若其他所有治療都讓路,安排不合理,例如醫管局拒安排中醫到病房,「中醫也是醫護人員,不讓他們入病房不合理,最重要是讓中醫也做足感染控制措施」。

對於醫管局計劃逐步恢復服務,彭鴻昌認為之前大量個案延期,相信醫管局需花不少時間處理,院方應逐一審視個案,若部分個案盡早處理對病人復康有幫助,便應優先。

醫局高層:裝備人手缺 暫不大增服務

在削減服務下的專科門診中,耳鼻喉科集中診治手術後覆診,以及定期檢查癌症的病人。手術方面,除了已預約的癌症手術,其他全部延期。非緊急及例行檢查如內窺鏡、胃鏡等亦延期。有醫管局高層稱現時個別部門正試每周增一兩個手術節數,但如疫情突變,該些手術會再停。他說保護裝備、護士人手、手術室容量等都影響恢復程度,暫不會大增服務量。

(抗疫新階段)

更多要聞
家居隔離者缺糧求助 民署熱線:假期無服務
【明報專訊】政府因應疫情實施強制家居檢疫措施,若家居隔離者需要物資支援,民政事務總署的多條熱線會跟進,並轉介社署人員提供支援服務。不過本報昨... 詳情
加強驗跨境司機 內地活豬來貨減升價一成
【明報專訊】深圳口岸辦前日起要求跨境貨車司機提供健康證明及核酸測試結果,一度引起文錦渡「大塞車」,內地供港活豬數量在前日及昨日(10日及11... 詳情
【明報專訊】前日(10日)內地海關總署發公告,為加強質量監管,對醫療物資包括醫用口罩實施出口商品檢驗。有集運商形容「海關𠵱家好嚴」,擔心貨... 詳情
避淘寶禁運 口罩商品名無「口罩」
【明報專訊】自去年中反修例運動開始後,淘寶網禁止「示威裝備」運港,包括口罩。本報記者嘗試從淘寶買口罩,多間商店都表示香港「寄不到」、「快遞不... 詳情
補貼出糧 羅致光:要快就難滴水不漏 稱倘禁減薪 工作量多10倍拖慢兩三月
【明報專訊】政府推出「保就業」計劃補貼僱主支薪,連日來被質疑存在漏洞。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昨被問到能否規管僱主不減薪,他稱若規管會令部分僱主...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