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文史:哀 賢
【明報專訊】最早透露疫情而被訓誡的「吹哨人」李文亮染疫病逝,民間迴響甚大,官方罕有地為「罪人」致哀,遺孀則感謝社會各界的關懷。在豐足的現代,「各界」的悼念或許差異不大;古代各階層的追悼方式則不盡相同,對我們或許有點參考價值。
國家 封神
官方會否追認李文亮為烈士尚屬未知,但追封在古代則正常不過。古代在職死亡的官員多獲朝廷追贈虛銜及賞賜,除了「慎終」的意義,當然更是鼓勵為國犧牲的說教。而功勳死後更可配享太廟,作為先帝的附庸躋身國家祭祀之列,被古人視為最大賞賜。宋人高承《事物紀原》指出,《尚書.盤庚》謂功臣的祖先可跟茈王一起享祀,即配享之禮最早可見於商代。不過按甲骨文卜辭,商代開國功臣伊尹的祭祀規格並不亞於先王,顯示功勳的死後地位最初能與先王並列。後來臣子被當成附庸的配享制度,反而是一種退步。
文人 悼辭
變法如火如荼的熙寧五年,德高望重的歐陽修病逝,文壇出現一個有趣現象:韓琦、王安石、曾鞏、范鎮、蘇軾、蘇轍等政見不盡相同的名人皆為其撰寫祭文。在尚賢思想下,古人的文集常有一堆誄(粵音loi6,一種哀祭文,是敘述死者生前德行、功業的韻文)、哀辭、祭文等歌頌故友品德的文章,儒厚者固然眾星拱照,如柳宗元獲韓愈、劉禹錫、皇甫湜、崔群撰文,朱熹獲陸游、楊萬里、辛棄疾致哀——只是讚歎的背後往往帶有諷刺,為柳宗元寫的祭文幾乎都隱含對不受重用的不忿。但另一方面,文人亦不時撰寫墓誌掙取「潤筆」,行文難免誇大,執筆甚多的韓愈便被門客形容為阿諛死者。
民間 罷市
岑參〈僕射裴公輓歌〉「罷市秦人送,還鄉絳老迎。」形容名臣裴耀卿死後百姓的哀悼。不同於現代罷市以抗爭為目的,古代罷市多為了追悼賢人,最早可見於晉初名將羊祜病逝時,百姓過於傷心而停止買賣。此後不少明君名臣如宋仁宗、司馬光、海瑞、王世貞,死時都有百姓罷市憑弔的記載。至於現在最顯而易見的民間悼念痕[,應是在國策不容迷信下各地皆有祠廟祭祀當地有關的賢人,例如杭州岳王廟、潮州韓文公祠,香港的車公廟亦是如此——當然除了道德上的崇奉,亦與民間宗教相信賢人死後會成為神明有關。
■葉雨舟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法新社
[語文同樂 第4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