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極端天氣愈見頻繁,土力工程處研究發現,本港自2009年至今未有發生引發嚴重山泥傾瀉的特大暴雨,其間亦未有錄得傷亡,換言之本港已多年未受暴雨考驗。為了提高市民警覺,土力處長潘偉強透露,處方今年雨季將推出山泥傾瀉指數,初期會在每場暴雨後公布以供參考,長遠研究在暴雨期間同步公布指數,讓市民即時採取應變措施,例如留在較高樓層或遠離斜坡,以減低傷亡。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土力工程處長潘偉強接受訪問時稱,全港各區設置逾百個雨量計,以現時科技水平,當發生暴雨時,可即時推算山泥傾瀉指數,做到即時警告功能,但仍要考慮其他配套,例如在指數達到不同級數時,政府對市民提出注意事項,包括是否疏散等,故現時仍在研究階段。土力處初時只會在暴雨過後發出指數,以供參考,暫未有推出即時發布指數的時間表。
分析34年數據 建概率模型
土力處每年平均接獲約300宗山泥傾瀉報告。潘偉強說,暴雨引發山泥傾瀉的潛在能力,與降雨強度、降雨範圍及斜坡數量分佈有關,即使是強度相同的暴雨,若降雨地點不同,其引發山泥傾瀉的潛在能力可以有顯著分別。
土力處分析香港過去逾30年的雨量和山泥傾瀉數據,配合全港斜坡分佈資料,建立了一套降雨強度和山泥傾瀉概率的關係模型,為本港度身訂做一套公式,推算暴雨期間發生山泥傾的風險。
該處將指數分成4級,指數10以下為「低」(風險)、10至50為「高」、51至100為「甚高」、100以上為「極高」。
回顧推算 3場雨指數過百
本港自1985年至今共發出85次山泥傾瀉警告,以最新制訂的山泥傾瀉指數回顧推算,有3場雨指數逾100,當中以2008年大嶼山特大暴雨的指數達126,為歷年最高,而在該場雨中,大嶼山發生逾2500宗山泥傾瀉,而舊咖啡灣山泥傾瀉造成兩人死亡。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雖然天文台懸掛10號風球,但山泥傾瀉指數為24,風險只屬「高」水平。
土力處曾作模擬評估,若2008年6月的暴雨在港島發生,預計會發生200至300宗以泥石流為主的山泥傾瀉,嚴重影響道路、建築物和重要設施;更極端的情G是2009年吹襲台灣及內地、造成逾700人傷亡的颱風「莫拉克」,若然改為侵襲港島,會發生4000至9000宗山泥傾瀉,後果不堪設想。潘偉強認為,天然山坡風險不容忽視,呼籲市民不能掉以輕心,應時刻保持警惕。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