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6月﹐75歲的Karel Pekarek因胃部劇痛而前往溫哥華綜合醫院(Vancouver General Hospital,VHS)急症室求醫﹐驗血後被診斷為便秘﹐便讓他出院﹔數周後﹐劇痛再現﹐在家人勸喻下﹐他到新西敏另一間醫院求診﹐但得出相同結論。但其實他是患上膽囊癌4期﹐2名急症室醫生皆誤診﹐結果他未能見證孫兒出世﹐於10月離世。
有專家估計﹐約10%至15%的病人被誤診﹐由於這問題不易被察覺﹐故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哈利法克斯Dalhousie大學急症室醫療教授克羅斯克里(Pat Croskerry)﹐誤診個案中有四分三涉及醫生﹐大部分醫療錯誤操作個案都與誤診有關。克羅斯克里表示﹐急症室特別容易出現誤診。因醫生當班一次便要處理數十計病人﹐工作量過多﹐以至過分疲勞﹐承受很大壓力。他說﹐醫生要在一大堆變數中為病人斷症﹐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Pekarek最初病發時﹐腹部隱隱作痛已持續數周﹐至6月某天﹐他實在劇痛難忍﹐便到溫哥華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當值醫生為他驗血﹐最後診斷他是便秘。6小時後﹐給他一些軟便藥﹐便讓他出院。
5日後﹐他再次感到劇痛﹐來不及約見家庭醫生﹐便到新西敏市(New Westminster)的皇家哥倫比亞醫院(Royal Columbian Hospital)急症室求助﹐尋求第二醫療意見。醫生同樣為他驗血﹐再次將他斷症為便秘。
直至他再返回溫哥華綜合醫院急症室第3次尋求治療時﹐醫生終於斷定他患上膽囊癌﹐並於7月23日接受腹腔鏡手術。手術後﹐他從家庭醫生口中得知﹐其癌症擴散太快﹐只剩1年壽命。
Pekarek在病發前﹐早已計劃於8月初與前妻到美國紐約探望女兒﹐期望見證第4名外孫出世。兩人按計劃起行﹐但在女兒安德魯斯(Katharina Andrews)開刀分娩前一天,Pekarek病情開始惡化﹐要坐輪椅出入﹐且經常受痛楚折磨。在美國近1個月的旅程中,他的情況更急轉直下,需長期臥H,在離開紐約回溫市前,他連站茖簂G子也做不到。為怕成為女兒負擔﹐Pekarek堅持返回溫哥華。8月31日﹐當女兒在機場送別父親後﹐Pekarek由前妻推荈i入機場閘口﹐全程泣不成聲﹐這亦是父女兩人最後一次見面。當他返回溫哥華住所時﹐其家人已安排了一名看護在家照料。至10月12日晚﹐Pekarek終於不治。
家人承認﹐即使醫生一早確診﹐亦未必能挽回Pekarek一命,但至少可令他減少病魔折磨。
至於溫哥華綜合醫院及皇家哥倫比亞醫院回應事件時表示﹐鑑於病人私隱﹐不便評論個別個案﹐但就慰問死者家屬。
負責監管溫哥華綜合醫院的溫哥華沿岸衛生局(Vancouver Coastal Health)則稱﹐期望所有病人可獲得最優質的護理。至於監管皇家哥倫比亞醫院的菲沙衛生局(Fraser Health)則會覆檢醫院對Pekarek診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