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製「兇案現場」 教STEM、宗教、道德
【明報專訊】走進學校禮堂「案發現場」,學生化身科學鑑證專家,穿上鞋套蹲下細看蛛絲馬[。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中學部)設計了一項中三STEM跨科學習活動,學生需還原傷者中槍真相,研究現場血[等線索,以數學原理推敲出血濺方向,解構「子彈從前方或後方射進身體」、「中彈位置」等疑問。校長何力生說,活動除滲入數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科等學科知識,更加入宗教及倫理科元素,與學生討論宗教與科學不一定互斥,以及科學家道德等。
校長何力生說,學校設初中校本課程「科學研究科」,2017年時有6名學生想試做科學鑑證,遂與教師一同構思活動,更向專業鑑證人員「取經」。
函數計血濺角度 顯微鏡辨血球
學校今學年設「STEM Day」舉行該活動,全級中三生分組參與。校方事前將禮堂劃分成多個設定一樣的「案發現場」,以黑筆畫出傷者遇襲倒地姿勢,在牆上及地下9處以紅色液體模擬血[。
何校長稱,在模擬案發現場,學生需利用數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科等知識,一步步推敲傷者中槍過程,如需應用數學sin、cos、tan等三角函數理論,計算血濺角度;量度血[形狀大小尺寸,推斷死者的受襲方位等。活動雖然不是用真血,但校方亦借場景教導學生從顯微鏡分辨血液中的紅血球、白血球及其他細胞等。
實驗未必準 反思科學精神
完成蒐證及分析,學生即使確信判斷正確,但亦會發現各組答案不一樣,於實驗中稍為不小心失誤,結果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何校長說,教師雖然心埵頃ヾA但不會提供標準答案,希望學生反思「科學鑑證是否百分百準確?」、「科學必然是絕對正確嗎?」、「科學精神是什麼?」更深入的是希望學生反思科學道德,「科學可以是一把刀,用科學去害人,但只要善用亦可以幫人」。而作為天主教學校,何校長亦期望學生反思科學及宗教之間的關係。
盼學生改「sin cos無用」想法
學校本學年參與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邀請外校分享及交流科研活動。何校長認為,辦STEM活動最困難是結合跨科元素,又稱希望藉活動改變學生想法,「計sin、cos、tan,學生常常話學完無用,但在場景中,他們確實可用數學理論解決問題」。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