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去年試用 準確度達99%
機場採用人臉辨識技術出入境,在美國早於2018年已實施,並指確定身分過程用少於2秒。
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的資料顯示,於2018年6月首先在奧蘭多國際機場(Orlando International Airport,MCO)推出讓出入境國際旅客使用人臉辨識技術,當時MCO是全美首個機場引入。
CBP當時解釋,選擇生物識別中的人臉識別技術的原因是,它可流暢地融入機場登機流程;除奧蘭多機場外,當時已在美國另外13個主要機場,對出境旅客試用人臉辨識,並指該確定調程用少於兩秒,準確度達99%。
現持有芳鄰卡的列治文居民林先生,最近也收到加拿大邊境服務局有關轉用人臉辨識機的電郵(圖),他說,現時每次YVR入境時,走芳鄰卡通道甚少有人龍,而使用虹膜辨識入境機亦已多年,但掃瞄眼睛的機器非每一次都可一掃過關,不時出現需按機器指示改變角度再掃,也曾發生過因嘗試了數次也未能完成掃眼睛的程序,最後改用護照過關。
持有芳鄰卡已8年的列治文居民何先生表示,因經常會到美國探親,平時亦有南下入油習慣,持芳鄰卡的確比較方便,在機場過關掃虹膜雖有時出現站位問題,但稍為調整角度也很快過關。何先生說,持芳鄰卡登機一般不必在安檢前排長龍,而且5年期只需繳50加元,他會繼續使用。
入籍加國三十年的溫哥華居民陳小姐表示,日前收到電郵後也有點意外,對於現時已採用虹膜辨識,並不覺得麻煩,但一聽到「人臉」辨識卻開擔心私隱問題,尤其考慮現在香港的情況。
她續指,萬一怕便放棄使用芳鄰卡,但她估計使用人臉辨識也是未來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