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醫護社工本科教晚期料理
【明報專訊】要改善在居處離世,除了立法,亦要增加人手。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說,可從醫科、護理和社工的本科課程中開始,加入晚期照顧課程;亦建議為提供紓緩治療的基層醫療醫生作培訓、認證和晉升架構,提高入行誘因。
建議培訓普通科醫生 增晉升誘因
要讓市民可選擇在居處離世,首先要培訓足夠基層醫療紓緩治療醫護團隊。楊永強舉例,他們需懂得處理晚期痛症和病徵、情緒問題、作嘔、無胃口、呼吸困難等,認為單靠家庭專科醫生不足夠,而香港近半醫生無考取專科資格,可考慮由大學、醫學專科學院等機構,向普通科醫生提供短期的紓緩治療和晚期照顧培訓課程和認證。
他認為,提供培訓和晉升階梯可提高普通科醫生參與晚期照顧的誘因,例如在社署、老人院舍、地區康健中心和非政府機構的網絡間,形成晚期照顧醫生的持續進修架構、資歷認證和職位晉升架構,讓醫生看到從事這方面工作的職業路,亦確保他們在藥物使用、質素等方面與時並進。
立法後無論公營和私營醫療機構的醫生都能協助晚期病人作預設醫療指示,楊認為各科醫生和護士、院舍的社工都會遇上晚期病人,均需要知道不同階段晚期病人的需要、何時開始展開晚期照顧計劃、如何記錄和執行他們的意願、提供照顧和治療,他認為應考慮在3個科目的本科課程中加入有關單元,裝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