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高中通識科近日被質疑是造成現時年輕人問題的原因,其實該科自2009年推行至今,坊間已有多名學者曾就其影響作研究。中央政策組2015年委託時任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趙永佳進行的《香港「九十後」的公民價值及參與研究》,結果普遍認為通識科教師表現專業,沒將自身立場強加於學生,大部分學生認為通識科增加他們對社會議題的興趣和提高對政治爭議的敏感度,但對他們政治立場的影響非常輕微。 研究以問卷訪問2896名中五生,結果顯示近五成半受訪者「非常同意」或「同意」通識課程牽涉太多政治,四成半「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研究同時安排6間中學共12組中五生作焦點小組討論。研究強調,通識科充其量提高學生對社會和政治議題觸覺,無直接證據顯示令學生變激進,又稱通識科沒令學生對社會和政治的建制,抱有更多負面批判,而是提高了他們循正常渠道參與政治的意欲。 港大研究:通識沒煽動學生參與傘運 2017年時任港大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馮俊樂發布的一項研究,透過問卷調查訪問逾200名學生和教師,了解中學通識科是否被利用作政治手段(political instrument),以鼓勵學生參與雨傘運動。結果顯示,教師和學生均表示,通識科沒有煽動學生參與雨傘運動,其中學生稱教師鼓勵多作獨立和批判思考,「反駁了一些政治人物稱教師操縱(manoeuvred)通識科以激起學生參與不合作運動的指控」。 (反修例風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