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銀行擠提及停業,近20多年在香港已再無聽聞,惟在1960至80年代卻屢見不鮮,每次出現皆人心惶惶,存戶擔憂存款血本無歸。多次倒閉風潮中,涉事銀行最終要由政府接管或其他銀行出手拯救。香港銀行業不斷改革,加上1993年本港成立金融管理局加強監管銀行業,令市民得到更大保障。 明報記者 1985年6月7日,《明報》報道海外信託銀行全球停業。1955年成立的海外信託銀行,停業前共有43間本港分行及8間外地分行,存戶達11萬,存款額逾105億元。經廉政公署聯同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調查後,發現銀行高層自1979年開始容許友好商人以「支票輪」套現,後來商人周轉不靈,支票未能兌現,銀行高層與商人遂串謀以虛假借貸掩飾虧損,因虧損過巨,終在1985年爆煲。 2006年推存款保障計劃 海外信託銀行因事件面臨結業,最後由政府動用30億元外匯基金接管,在多年後才出讓予道亨銀行,最後再被併入今日的星展銀行。 然而,海外信託銀行事件並非孤例,1983年已曾出現痗彿行擠提並被港府接管事件,一個月後新鴻基銀行亦出現擠提。雖然本港自1960年代已成立銀行業監理處,但情G未有大改善,最終當局要不斷推出多項措施改革銀行業,並於1993年合併外匯基金管理局及銀行業監理處成立金融管理局,制定穩定銀行業的措施,如於2006年確立存款保障計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公眾對銀行信任度下跌,金管局提高業內操守要求,加上「911恐襲」,更要嚴厲打擊恐怖主義資金及洗黑錢活動。 (報看60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