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國,大家就想到浪漫,但到底浪漫的「點」在哪堙H似乎又難說得很具體。
藝術家的「浪漫」其實很具像,藏在漂浮藍天的白雲堙B藏在海邊波光粼粼的海浪中、藏在隨風搖曳的樹葉縫隙、麥田堿B穗的工人裙擺間……以及逐漸蒙發的革命思想堙C
文/攝影:葉曉蓉 圖:Brooklyn Museum
「印象派之所以聞名,是因為這段時間的創新,直接影響了之後當代藝術的發展。」
美術館策展員Bruce Grenville介紹,溫哥華美術館(Vancouver art gallery)日前開展「法國現代: 從莫內到馬諦斯」(French Moderns: Monet to Matisse, 1850–1950),展出了來自美國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所收藏的六十幅印象派前、後期的作品,包括塞尚(Paul Cmzanne)、夏加爾(Marc Chagall)、德加(Edgar Degas)、馬內(Edouard Manet)、馬蒂斯(Henri Matisse)、莫內(Claude Monet)等等作品,時間跨幅從1850(古典派到印象派初期)到1950年(二戰結束、印象派後期進入現代藝術)。
印象派的法國,通過美術館策展員和本地藝術家兼美術老師Val Nelson專家的講解,展現在你的眼前。
場地和主角
以往都在室內作畫的畫家們,開始嘗試室外作畫,「自然光線」的魅力令他們大開眼界!
「跳脫了室內的框架,戶外風景和自然光線讓繪畫的場地和內容都有了改變。」Bruce指出,當時在巴黎的畫家開始往海邊、樹林、鄉野間活動,造就了當時大量的風景畫,嘗試捕捉自然光影變化,「戶外的景色每分每秒充滿變化,當時畫家就是在留住『時間』帶來的視覺變化。」
「也因為革命崛起,人民自覺增強,畫中的主角也從非富即貴的達官貴人,到田堻珧坁犒A婦、牧羊人等。」Bruce以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作品《Shepherd Tending His Flock》為例,畫堶I光的牧羊人籠罩在一層溫暖模糊的光暈,垂地的披風讓他的身影形成了三角形,加上身後羊群(暗喻迷失的人群),這樣與大地連結的勞動者,頂天立地、領導人群的形象,正好構成當時因為革命而啟發的「浪漫」。
筆觸和角度
與寫實和古典主義不同,印象派畫家開始了一場筆刷的實驗過程,打破以往講求光滑無暇的畫面,玩起了筆刷痕[的表現遊戲。
「你看,這樣厚實的痕[是一層又一層刻意刷上的結果。」Val以印象派代表莫內《 Rising Tide at Pourville》為例,莫內利用畫布上厚薄不一的顏料厚度來創造距離感,並在懸崖頂端和海洋頂部使用柔和的顏色混合來打造空間分隔,而平行繁複的筆刷,也讓海洋堛漯i浪有了鮮活地律動感,整幅畫活了起來。
除了強烈的筆刷痕[,Bruce則補充,從莫內這幅畫的俯瞰角度來看,可以了解到當時構圖受到日本畫風影響,觀畫者彷彿站在懸崖邊往下看,創造了不同以往的空間視覺效果。
色彩和光線
當溫暖的日光成為主角,朦朧、柔和的色調就成為了主流,而原本講求寫實精細的色彩,也逐漸朝大色塊來變化,Bruce以馬蒂斯的《Flowers》為例,花瓶、花朵已經成為色塊的變化,失去了寫實的輪廓,架構分解、脫離自然的臨摹,也顯現了馬蒂斯後期「野獸派」(Fauvism)風格的先驅。
Val則用塞尚作品《The Village of Gardanne》補充,這幅創作在1885年到1886的作品,可以看到塞尚不但是直接在原始畫布(無底色)上作畫,還在畫作媗蒛S了部分「未完成」部分,「這顯示了畫家『邀請』觀畫者進入繪畫的過程,展示他架構、分析和紀錄景象的過程,這可是跳脫傳統的一大步,也為之後的立體主義(Cubism,畢卡索為代表)和二十世紀的抽象繪畫(abstract painting)起了開頭。」
「法國現代: 從莫內到馬諦斯」的展區從印象前期,漸進到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和抽象藝術(abstraction) 共有五個分期,參觀者能夠一覽畫風的各種轉變,在最後的導覽間還陳設了當時從加拿大遠赴巴黎學畫的加國畫家,美術館另一位策展員Grant Arnold打趣地說,加拿大的畫家很好認,即使到了巴黎,畫來畫去還是加國雪景!
想體驗一下連空氣都充滿浪漫的法國,近期不妨去大溫美術館走一趟。
「法國現代: 從莫內到馬諦斯」
French Moderns: Monet to Matisse, 1850–1950
日期:即日起至5月20日
時間:每日10am-5pm、
周二和每月第一個周五開至9pm
門票:成人$24/位、學生$18/位、耆老$20
地點:750 Hornby St, Vancouver, BC
瀏覽:vanartgallery.b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