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資料A
衛生署在2014及2017年分別訪問約2000人,包括中、小學生及其家長,了解中、小學生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的情G及影響。2017年的調查顯示,13.1%小學生平均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較2014年上升10個百分點,12.4%懷疑自己沉迷網絡,但當中只有10%有尋求協助。至於中學生,33.9%每日上網超過3小時,19%懷疑自己沉迷網絡,僅7.7%尋求協助。
小學生當中,53.1%受訪者曾因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而與父母爭執,35.7%因上網或使用電子產品減少睡眠時間,兩個數字均比2014年的調查上升逾10個百分點。至於中學生,分別有近七成受訪者表示因上網或使用電子產品而與父母爭執或減少睡眠時間。
衛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表示,中學生受網絡的不良影響較小學生嚴重,但小學生出現不良影響的比例升幅明顯,而性格內向、興趣少、與家人關係不佳的學生,較容易因為網絡而出現不良影響。
資料來源:〈衛生署調查 揭逾半中小學生與父母就上網起爭執〉,《明報》即時新聞,2018.02.08
◆題目 (卷二 延伸回應題)
「智能手機普及會損害青少年的個人成長。」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10分)
◆拆題
?應對題目中的「智能手機」特質及「青少年個人成長」的需要及目標有所了解
?題目關鍵在於智能手機的普及有否對青少年個人成長產生直接損害
?答題時應善用資料並加以延伸說明
■學生試答﹕.背景知識.概念化.扣題作答.推論解說
.學生答題/.教師評語/(見表)
總評
同學能展示對議題的理解和利用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內不同概念回應題目,並能利用資料內容協助說明。然而,若能將青少年高度依賴智能手機的現象與跟家人的關係獨立成段加以說明,說服力會更強。
成績:8/10
文: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保良局李城璧中學通識科教師 羅潔玲
[通通識 第5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