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議題:內地信訪制度
.學習單元:現代中國
.顧問教師:聖貞德中學通識科主任 唐金輝
◆學習目標
知識
.認識中國內地信訪制度、內地行政機關的運作及效率
.學習從政治角度衡量生活水平
.了解現代中國的發展
技能
.解讀漫畫、歸納及綜合資料
態度及價值觀
.建立批判思考的能力
.學習公平、公正、公義的價值
■資料回應題
(1) 指出資料A反映的一個中國社會問題。
解題
.注意漫畫中的文字、人物樣貌、表情、大小、動作等,都可能成為答題的材料
.回答時要扣連「社會問題」,即指出一個對民眾構成負面影響的現象
參考論點
資料A顯示中國內地有「官大於民」、官員壓迫人民的不公現象。漫畫中的兩名人物,體積有大小之分,一名疑似公安的人物,樣子兇惡,將一名小市民關在籠中,並向他說:「準備上訪?先關你幾天!」由二者的體型大小、動作表情,可見二者的權力並不對等,意味蚨延e作者認為官大於民,而且有個別官員壓迫小市民,阻撓上訪民眾,令人民的思想及行動自由備受抑制。
◆(2) 參考資料C及就你所知,歸納內地民眾依賴信訪制度申訴不公的兩個原因。
關鍵字解碼
【歸納……原因】
「歸納」指要由資料中抽取有用部分,加以綜合及整理,成為有效及合理的原因
解題
資料C內清楚顯示兩個個案,同學可從每一個案中歸納出一個原因
參考論點
.司法不獨立
由於內地並不實行三權分立,如人民想對政府的決定作訴訟或司法覆核,他們未必有信心能透過司法系統獲公平對待。正如資料C個案提及,「他們選擇上訪而不到當地法院起訴政府,因擔心法院受政府干預,如果法院判政府勝訴,將連到北京來上訪的理由也沒了」,於是選擇直接上訪申訴不公。
.政令及政策不通
中國地大物博,很多時中央的政策或政令下達到地方時,或被扭曲及不被採納,地方人民亦未必有信心地方政府會確切執行中央政策及政令。正如資料C個案二的事主表示:「黨的政策是很好的,但是下面的人沒有落實到位」,為此他寧願直接寫信予國家領導人,希望領導人能主持專項調查,這也是人民選擇直接上訪中央的原因。
■延伸回應題
◆(3) 評估內地信訪制度對改善民眾生活水平的成效。論證你的答案。
關鍵字解碼
【評估】
指評價、估量,評估時須經判斷和分析後,再清楚交代立場
解題
.須擬定準則,評估「內地信訪制度」與「改善民眾生活水平」之間的關係,並評論其成效
.評估時要展示立場,故要有正反論點,答題方為全面
參考論點
信訪制度能有效改善民眾生活水平
.信訪制度令中央能知悉地方問題
人民可透過信訪制度,將所遇到的生活不便、乃至不公事向政府當局反映,中央亦能知悉地方的情G及問題,除了解決個別人民的困難外,更能促進中央就問題作整體改善及回應。2018年時,有內地官員形容信訪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有助政府分析社會情G,完善政策。2017年,逾百名重慶老兵上訪要求政府正視其退役生活問題,2018年當局提出改善政策,組建部門保障退役軍人。由此可見,信訪制度有效改善個別乃至整體民眾的生活水平,如沒有信訪制度,可能連個別問題也未能改善,遑論改善總體政策成效。
.信訪制度提高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信訪制度提供渠道予民眾及政府部門建立連繫,使政策非單向施行,讓民眾及政府有互動及反饋,人民的生活問題有紓解的渠道,提升他們對政府的信心,政府管治效能得以提升。如據資料B個案,有市民向當局表示有屋苑泳池長期積水、滋生蚊蟲,信訪制度下,市民獲街道管理的相關部門的積極回覆及處理,可見信訪制度的確有助疏導民眾訴求。人民與政府間的關係獲得改善,生活水平必然提升;倘沒有信訪制度,人民失去這合法申訴渠道,如問題長期未獲解決,易積成民怨,社會如不穩定,更難改善民眾的生活水平。
信訪制度未能有效改善民眾生活水平
.信訪制度未能解決民眾訴求
信訪制度下,下一級的地方信訪局向上負責,最高為國家信訪局,有上訪者或對地方信訪局不信任,過去出現不少上京越級上訪的案例,但成功率很低。如近年內地爆出疫苗問題,重慶疫苗受害兒童的家長先到當地信訪辦「討說法」,但受推諉、拖延,為此他們要遠赴北京的國家信訪局,但仍未得當局重視。制度下,上訪者需花長時間,很多時更要自行蒐證,甚至放棄本身的工作專心信訪,但問題仍未必能獲妥善解決。可見信訪制度不能改善民眾生活水平,甚至令情G更糟。
.官官相衛時有發生
有別於西方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即司法、立法及行政三權互相制衡,信訪制度在內地屬行政部門,只向對上的行政機關負責,很易形成官官相衛局面。如法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或報復信訪人,但有報道指,有地方政府勾結黑社會作非法「截訪」,反映司法制度未能制衡行政部門違法情G,可見信訪制度未能改善民眾生活水平。
■學習及答題指引, 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90314BZ.doc
[通通識 第5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