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方黃吉雯(右一)在改革開放早年北上內地,展開與內地金融機構的交流,並參與組織培訓班,實現與內地財經高管的交流。當時除了她參與之外,國務院僑務辦前主任陳玉杰(右二)、中國人壽前董事長楊超(左一)亦參與其中。(受訪者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尊子漫畫
林太露口風 安排明年訪美
新聞時光隧道 下周三上環開通
中大課程推銷:訓練「政府管治精英」
浸大澄清唔搞辱校罪 只檢視紀律程序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首10年外資禁用人幣 申電話需9月

【明報專訊】早已參與內地會計專業發展的方黃吉雯,除了幫助國企改革,亦見證內地會計專業如何由無變有。她說,改革開放初年,港人對內地發展好奇,初入去的卻賺不到錢;後來經營環境改善,內地制定稅法,會計業陸續發展成今日的專業,最終推動香港會計業界及法律專業取得更大商機。

方黃吉雯印象最深刻的,是1979年國際資源龍頭企業Occidental Petroleum(美國西方石油)高層獲邀請到內地與鄧小平會面,商討到內地開採石油及煤炭,她當時所屬的美資安達信會計師行決定在內地設辦事處。回憶早年踏足內地,她笑說:「作為香港人,當時對中國感到好奇,想知道更多,心想不如自告奮勇。」她當年不懂普通話,發展成「亂講都講到」。

緊接前10年亂局 行一步退兩步

方黃吉雯說:「改革開放40年是集體回憶,港人在開始時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頭10年因是緊接之前10年亂局,遇到仍強勢的傳統勢力,有權不放,改革開放被內部鬥爭、不協調及反對聲所阻,根本「無大改革」。她說,「想做好多事情,但是真正做到的很少」,往往行前一步倒行兩步。首10年發展初期,內地沒有法律基礎處理外資企業稅收,外資會計師行亦無地方設立辦事處,要申請電話及傳真線更需6至9個月,同時只能用外匯券而不許使用人民幣,招聘員工只能經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公司(FESCO)介紹請人。她當年既未能直接和國企接觸,加上外國企業登記法律也只在醞釀階段,外資機構在內地根本未能賺錢亦無從交稅,只能因應客戶需要提供會計及稅務服務,只有支出的份兒。

外企登記未有法律 外資無法賺錢

進入第二個10年,隨茪漲a推動5個經濟特區及14個沿海城市發展,引入外資參與,方黃吉雯說,港人可透過「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及補償貿易)政策,對內地改革開放作最大貢獻,引入機械、原料及資金到內地,取得補貼並推動出口,因此得享成本下降及不受成衣配額限制的好處而賺錢,並有條件招聘更多當地人培訓。同時香港早年實施的抵壘政策,熟悉內地環境的同胞得以南下成為香港居民,再返內地建廠,形成新投資循環。

改革開放首10至15年內地沒有正式稅法,方黃吉雯說,業界後來認識國家財政部官員,嘗試安排外國稅務專家,討論如何推動及訂立稅法、優惠稅政策等。內地亦就組建合營企業制定規範,但礙於內地不想將擁有權授予他人,故只按項目合作,並設下15年合作期,當時經典範例便是廣州白天鵝賓館。隨茪漲a進一步推動國企改革,國家財政部亦聯同會計業界搞培訓,推動內地的會計師專業服務。其他專業方面,香港的大型律師行亦和內地合作,成立律師行,北上跟進國企及內地企業上市。

 
 
今日相關新聞
一九七九年闖內地 見證審計稅法由零起 方黃吉雯:國企改革靠朱鎔基
首10年外資禁用人幣 申電話需9月
展望?大灣區:區內不乏落後地 20年不愁無發展
國企漸棄美掛牌 成港股市增長動力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