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考評局在剛出版的2018考試試題專輯指出,不少考生審題粗疏,直接把「重遊」等同「再臨」、「再到」,把「禁區」等同「規則」、「限制」,把「知己」等同「好朋友」,把「敵人」等同「競爭對手」。筆者多次重申,「審題」需要仔細揣摩題目中的詞語意義,本篇試以「談知音」與「談敵手」為例,引導學生掌握關鍵詞語的意義,進一步做好「審題」。
■方法一:列寫同義/
近義詞及相關概念
此方法有助深入思考關鍵字,鑽研、發掘和探究知音和敵手的意思和層次。
(圖a)
■方法二:造句
此方法實際「應用」關鍵詞,有助揣摩意思。
(圖b)
■方法三:代入及比較
將「方法一」的同義/近義詞,代入「方法二」的句子,領略當中的差別。
◆(1)「知音」
我原本是一番好意,想不到別人卻誤解了我的意思。可幸,_______懂我,開解我,使我頓感安慰。
知交/密友/老友/心腹
比較
「心腹」一詞明顯與其他意義有別,指親信可靠的人。「知交」也與其他相近詞有些微差別,「知交」重「知」,表示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與專指關係緊密的「密友」、「老友」等詞不同。文章必須「扣題」,然而,「扣題」並非單純複製「關鍵字」,適當地以相近的字詞扣連命題的「關鍵字」,也是替文章爭取表現的一種手法。
◆(2)「敵手」
人生處處是考場,我們每時每刻都面對不同的_______,只要時刻戒備、天道酬勤,總能戰無不勝。
對手/仇人/競爭對手/敵人
比較
「仇人」一義較極端,與其他字義相距較遠。「敵手」與「敵人」意思相近,然而,「競爭對手」詞義較中性,與「敵手」指互之相抗衡的意味有點不同。當充分掌握命題的「關鍵字」後,在規劃大綱時,應考量文章是否有回應上述分析的意義。
透過以上方法,我們才能更準確剖析關鍵字。同學或許會問,在分秒必爭的考場內,哪有時間處理以上步驟?這些功夫當然不能一蹴而就,建議同學剛開始練習時,依足步驟處理。當熟能生巧後,很多步驟就能簡化,造句也能「憑空擬作」,最終只需將分析的結果記下便可。同學,平日功夫疏懶不得!
文:語文工作者 揚日
圖:galdzer@iStockphoto
[語文同樂 第3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