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其中一大焦點便是「中國製造2025」。著名人工智能(AI)專家李開復在新書AI Superpowers: China, Silicon Valley, and the New World Order(暫譯《AI超級大國:中國、矽谷及新世界秩序》)中對中美兩國的科技水平分析,或者道出了為何美國如此忌諱「中國製造2025」。 李開復︰中國5年與美平分秋色 李開復曾在中美工作,對兩國互聯網及人工智能發展的優勢瞭如指掌。他借用華裔人工智能專家吳恩達的比喻,指深度學習的出現恍如愛迪生發明電燈,令人工智能的應用進入新階段。 數據亦變得關鍵,有如石油值錢,中國憑蚚e大人口,加上企業積極發展「O2O」業務,令中國有如數據上的沙特阿拉伯——這些數據因為來自真實世界,無論質和量都較美國優勝。中國政府在科技發展上亦採取主導,反觀美國政府並無計劃, 該書將AI發展分為4波,第一波便是互聯網AI,利用AI演算法來對顧客作建議,他評估中美目前在這方面是平分秋色,但在5年內,中國便會以6:4反超前美國科技企業。第二波是商業AI,將商業數據整合,改善企業決策;美國目前大幅拋離中國,美國對華優勢為9:1,但李開復估計,中國5年內會縮窄差距。第三波AI便是感知AI(perception AI),利用器材將周遭環境數碼化,擴充人類的生活環境,Amazon Echo、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腦」、蘋果的Face++都是例子,目前美國佔輕微優勢(約6:4),但由於中國客戶較不重視私隱,加上深圳在硬件製造的優勢,他估計中國5年內便會反超前,形成8:2之勢。這波AI創新除了有龐大經濟機會外,還為第四波AI——「自主AI」奠定基礎。李開復認為,在「自主AI」上,美國現時遠遠拋離中國(9:1),但相信5年內會平分秋色。 中國晶片研發急起直追 李開復的評估對美國是警示,但他亦指出,AI應用一大關鍵,除了數據外,便是晶片。 無論人臉識別技術還是無人汽車,都需要開發新一代晶片,這也成為各大企業的戰場。他表示,矽谷目前仍然有明顯優勢,但中國政府及企業正試圖急起直追。當中國在AI發展佔盡優勢之際,美國不欲看到中國在深度學習及晶片技術上取得關鍵,也就很自然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