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16
    星期五

卷二練筆﹕談知音──星級示例

[2018.11.16] 發表
(tuaindeed@iStockphoto提供)

【明報專訊】友誼就像一片葉子,在期盼中活?,又在期盼中飄落。世人皆恐在友誼中付出所有,卻得不到回報,但願意傾盡所有而不計得失者,方謂「知音」。「知音」正是那透徹認識你的人,得以真誠相待,相規以善,道義事業相勉。人生得一知音相伴,實為一大樂事。

知音往往能真誠相待,不計回報。且看古人之交:張劭把范式的諾言銘記於心,方有范張雞黍的情深義重;鮑叔牙包容管仲的處處佔利,方能成就千古傳誦的管鮑之交。張劭范式互相信任,而鮑叔牙對管仲的信任更是勝於一切私慾。古人之知交不在乎利益,為的不過是一字   「信」。知音之間為「信」之餘,更有傾盡所有之意。古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之交,伯牙為子期一死,竟能破琴絕弦,從此不再彈琴,此堪稱為知音也!他深信世上只有鍾子期一人能聽出他那弦外之音,哪怕子期未有回報,仍甘願為人生唯一知音打破其琴,可見兩人之情深。古人之交如此深厚,甚至不計回報,只重信,確為後世樹立典範。因此,知音必須以誠相待,方可效法古人知交,延續知音之間的深厚情誼。

所謂知音,亦必須相規以善,和而不同。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言確為至理。古代明君賢臣李世民魏徵亦為知音之典範,皆因他們互相包容,又能指出對方不當之處,方能深交。唐太宗李世民包容魏徵曾侍奉太子李建成,願意任用他為相,知人善任;魏徵敢言進諫,在朝廷上直斥唐太宗不是,字字鏗鏘。魏徵確為世民知音,因他了解世民為君的不是;世民亦為魏徵好友,因他接納魏徵處處的指點。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沒有賢臣魏徵的敢言直諫,明君太宗又怎能居安思危,帶領唐代進入貞觀之治呢?可見知音之交能超越君臣地位之殊,相規以善,和而不同。唯有互相包容,互相提點,方能共同進步。

此外,知音亦能於道義、事業上互助互勉,共同達至真理的殿堂。莊子為萬物齊一的道家,惠子為名實相符的名家,他們尚且可辯論人和萬物是否能共感互鳴,跨越思想的鴻溝,成就濠梁之辯,為道家留下不朽文章。柏拉圖為亞里士多德之師,二人關係亦師亦友。然而,亞里士多德在哲學立場上對他的老師批評卻不少,根據記載,他曾說過:「柏拉圖是我的朋友,而真理更是我的朋友。」可見師生也能互相砥礪。知音之間對真理有所同好,故能互助互勉,碰撞出真理火花。一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道出知音之間該互相質疑,方可有所省察反思;一句「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則道出知音之間應有共同追求,方能共同抵達目標。古今聖賢得以成為知音,跨越身分地位的窒礙,皆因他們心中有追求真理的高度,方能道義事業相勉。故此,我們應當效法賢哲,覓尋與我們有共同追求、能在路途上互相扶持勉勵之知音。

或曰:時刻以真誠待人,竭盡心力,未免勞而少功。有曰「珍貴的友情經不起撞擊」,我們容易因一句無心之話而失去友誼,被好友拒諸門外。若對朋友竭盡所有,最後未免茫然而無所得。

此言差矣!只因一個無心之失而背棄你的朋友,可謂知音乎?非也。知音者,往往能接納你所有不足,包容你一切過錯。一句無心之話,作為知交一時不快尚可,長久離棄則萬萬不可。再者,人無信怎立?視四海之內皆兄弟,或是視四周之人為寇讎,皆繫於一念之間;為信由己,唯有真誠對待他人,方可獲真誠相待,成為知音,不離不棄。

覓得知音誠非易事,我們又該從何做起?當然是由自身做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待人是否有誠信。時刻反省待人態度,方可與人真誠相待,尋得知音。其次,我們亦應慎交朋友。所謂「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知音為益友,定必是正直不阿而見多識廣。能明辨益友損友,方可從中覓得知交。最後,我們亦應心存包容,接納友人的優劣之處,方能使友情長久而互相信任。「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此言得之。只有懂得自省,分辨好壞,加以包容,方能為人生覓一知音相伴。

友誼就像一片葉子,而天地間正正因為有無數片這樣的葉子在風中遙相呼應,才使風景美麗得驚心動魄。願我們在世間能尋到真誠相待、和而不同、道義互勉的知交;人生得一知音,於願足矣。

(文章經編輯修改)

■星級考生示範

莊敏(2018文憑試考生)

(考獲4科5**,中國語文科成績5**,寫作卷5**)

■試題

試以「談知音」或「談敵手」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文:語文工作者 揚日

圖:tuaindeed@iStockphoto

[語文同樂 第343期]

更多教育
綜合精練.演講辭:個人成長日
【明報專訊】題目﹕ 古樹中學「個人成長日」即將舉行,請以學生會「個人成長日小組」主席吳福基的身分,撰寫演講辭一篇,向全體同學說明舉辦「... 詳情
作戰攻略﹕卷一/ 基本手法 不可不察
【明報專訊】■送你分數,聊表心意 問︰蒲sir,今次我想問寫作手法,我直覺多如天上繁星,常被弄得暈頭轉向。 答︰不是吧?那你可要... 詳情
文化萬花筒:酸甜蜜餞
【明報專訊】「口痕」時你會吃零食嗎?從前的人沒有薯片或巧克力,喜歡吃酸酸甜甜的蜜餞。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的鍾妤(五年級,圖b右)一邊試吃蜜餞,... 詳情
文化萬花筒:醃製蔬果 味道長存
【明報專訊】蜜餞過往是王室專用的食品,後來變成民間人人愛吃的零食,王柏源表示「因為蜜餞可口,真的是老少咸宜」。以前的人看蜜餞好處多多,是送禮... 詳情
時事考題: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逝世
【明報專訊】《明報》創辦人、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於10月30日在養和醫院離世,享年94歲。查良鏞1955年以筆名「金庸」,在《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