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以色列鼓勵科技研發,提高生產效率,目前以色列國內有逾250家不同科技領域的研發中心。香港創新科技署已於2015年與以色列創新局合作推出「香港與以色列研發合作計劃」,提供資金推動兩地私營企業合作從事產業研發。但3年過去,計劃一直無人問津。香港投資推廣署以色列辦事處首席顧問Michael Platt認為,香港社會對創新科技的態度仍保守,官僚的行事方式,以及沒有足夠經濟誘因,令以色列公司卻步,有礙兩地合作。
明報記者 林穎茵 以色列報道
「香港與以色列研發合作計劃」由兩地政府提供資金,合資格港方企業可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企業支援計劃」提交申請,計劃提供最高1000萬港元資助,不用歸還;另外,以色列政府亦會提供不多於獲批研發開支的50%資金,鼓勵兩地企業合作。
指香港大方向多 具體措施少
香港創新科技署發言人表示,為促進兩地企業合作,署方和香港科技園公司由2015年起舉辦「以色列一對一商業配對」活動,至今共舉辦了3次,嘗試為32間以色列企業及115間本地企業配對。不過。發言人及投資推廣署以色列辦事處首席顧問Michael Platt均表示,計劃推出3年,未有企業提交過申請。
新政策助推創科 惟仍需時
作為香港政府在以色列的代表,Platt認為,即使兩地發展科技的領域相似,如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但有兩個主要原因,導致兩地未能充分合作。首先,以色列的企業在市場開發方面,一般首選美國,其次為相鄰的歐洲,仍未掌握亞洲市場,包括中國及香港。另外,香港環境不利創新科技公司落戶,「政府提出很多政策,預留很多資金,大方向很多,如發展九龍東,甚至大灣區、一帶一路,但沒有實質具體措施」。
他舉例,過往香港政府以至大企業仍未十分樂意為創新科技提供試驗場景,「當有新科技想在港試行,該找哪個部門、部門堛瑤眴t責統籌?」要找對口並不容易,令政策淪為空談。但他相信,近年推出的新政策,如「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為研發中心提供財政支援等,有助鼓勵推展創科,但仍需時間。
「踏腳石」角色減 優勢似新加坡
不少外國公司視香港為進入中國市場的踏腳石,Platt則認為,香港作為「踏腳石」的角色日漸褪減,「中國政府及企業在以色列的投資活動活躍,很多培育計劃、加速器甚至會提供落地資金、工作空間,邀請公司進駐,毋須再透過香港」。然而他亦相信,香港的低稅率、西方營商文化、重視知識產權、健全法制仍是優勢,但同時要當心有類似條件的新加坡,在吸引以色列企業方面是香港的主要競爭對象。
Platt表示,他們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向不熟悉亞洲市場的以色列企業推廣香港,他們又會與有意往亞洲發展的以色列公司會面,又會派員出席相關活動,增加香港曝光率。但他指出,一日沒有香港合作伙伴,以色列公司亦不會「說來就來」,整個社會環境要支持創科試驗才是良策。
(以色列創科行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