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遊行隊伍緩慢地前行。一些人拿?自製的標語,高舉訴求和心聲;一些人向陌生人分享政見,視大家為同路人;一些人默默地走?,臉上掛?千斤石頭。到了十字路口,警察拉起綠色的繩索,分隔了遊行的人與不是遊行的人,本來失去了過馬路意識的遊行人士,好像突然回到現實。遊行的人站在綠色繩索的後方,盯?過馬路的人。有些父母帶?子女快步走過,唯恐泄漏一個秘密;有些人拿?一盒盒的食物,好像準備參加派對,心情愉快。一步之遙,彷彿活在不同的世界。是遊行人士阻礙他們過馬路?還是他們阻礙遊行的人前進?哪一個才是現實?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有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說,名叫《舞會以後》,寫於1903年8月20日,距離2018年10月14日的今天,足足有115年了。今天當我站在那條綠色繩索的一方,我突然想起這個故事。 哪一個才是現實?那要看一個人在人生的經歷中選擇看怎樣的世界。
哪一個才是現實?
《舞會以後》的男主角是伊凡,他讀大學的時候,愛上一個美麗、有教養的上流社會的年輕女子。他總是想?她,在他眼中,她是完美的。在舞會中,他看到她優美的舞姿,完全沉醉於愛情的幻夢中。在舞會快要完結時,這女子與她的軍事長官父親共舞,受到全場羨慕的眼光──實在是太完美的家庭了!是多麼動人的一夜,伊凡帶?女子送給他的信物和美麗的回憶步行回家。
可能是興奮過度,伊凡怎樣也睡不?。他到外面散步,走到野外的一片田野,聽見一陣粗野和刺耳的聲音。然後,他看到驚心動魄的場面,一群士兵以極其殘酷的方法,向一個韃靼逃兵施酷刑,而當中最殘忍的那個軍官,竟是剛才那個慈祥的父親!
長官父親在黑暗中看到伊凡,然後小說這樣寫道:「他裝作不認識我,惡狠狠、氣??地皺起眉頭,迅速地轉過臉去。我覺得羞愧難當,眼睛不知往哪媮@才好,彷彿我犯了見不得人的大罪,被人揭穿了。」(草嬰譯) 最後,伊凡的愛情幻夢破碎了,他在這個晚上,經歷了改變他一生的事情,扭轉了他的生活方向。
美麗世界的背後
我覺得托爾斯泰寫到「眼睛不知往哪媮@才好」這句很重要,伊凡還未看到田野一幕之前,他是一個沉醉於愛情想像的大學生;而當他親身目睹田野一幕後,他的「眼睛」再不知望向哪方。原來所謂美麗世界的背後,可以是一幕幕殘破的景象,長官其實沒有因此而覺得羞愧。我們選擇只看世界「美麗」的一面?還是面對殘酷的現實? 伊凡最後選擇了後者,雖然他的童話式愛情從此消失了。
此刻,你站在繩索的中間,你會選擇看怎樣的世界?
◆黃淑嫻 - 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創作小說、散文、詩。作品包括小說集《中環人》(獲第 25 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近作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賴恩慈 - 電影及劇場編導、演員。曾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鮮浪潮電影大獎等。代表作《女兒紅》(獨 腳戲) 及《N+N》(電影)。出版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文:黃淑嫻
圖:賴恩慈、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