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19
    星期五

閱讀篇章﹕〈不變的消逝〉 「尋找消失中的香港」──九龍城

[2018.10.19] 發表
於九龍城寨城公園中,黃暈燈火映照的涼亭內,靜聽鳥聲呢喃,一碧清池淡雅。
「宋王臺」石碑拓出古代帝王的酸澀,南逃避患,落入當世蠻荒之地。
墨綠色鐵柵重塑過去的印象,暗啞牆垣堆砌起從前的記憶,「九龍寨城」不折不扣地顯露着那些日子的風霜。
九龍寨城在1993年清拆後,衙前圍道舊式樓房聳立,幾層高樓房建築至今仍老實地作為時代表徵。
「利成錶行」專營古董表,養活了數代人,這種掙扎求存的生活現象,成為了游走舊區旅人的風景。
九龍城開宗明義稱作「小泰國」,旅人說起它,皆因這裏有香辣惹味的泰國餐。
「九龍寨城」三不管之地成了傳說,取而代之是密集式的教會建造起來,彷彿要洗淨這土地曾有的罪惡。

【明報專訊】一陣蟲鳴蛙噪低偃[1],彷彿在訴說年代變調。在不同的時代裏,一磚一石無法沉吟,「宋王臺」石碑拓出古代帝王的酸澀,南逃避患,落入當世蠻荒之地。如今石碑周圍亂草紛繁,樹影搖曳可識,驟看來是一片草木皆兵的蒼涼,帝王大抵始料不及,多少年後,紀念自己的石碑周圍比起兵敗逃遁那日更加蕭瑟荒寂。

墨綠色鐵柵重塑過去的印象,暗啞牆垣[2]堆砌起從前的記憶,「九龍寨城」不折不扣地顯露着那些日子的風霜,城寨的確是三不管的地方,人在裏頭艱酷地生存,炊煙斜逸,管它尋常不尋常,黃賭毒是這裏經營的正業,無牌行醫不使居民巍顫,狗肉食堂、海洛英館在街巷裏自由地開設,都是生活日常,久而久之,貧民窟裏頭的人對這種生存之道不再產生怨懟,反正動輒得咎,還是寄望誰可解決眼前窘迫,消災去厄,誰就是恩人。在沒有將來的年代裏,人除了冷徹肌骨地生存,卻已沒有剩餘的價值與追求。

意料不到曾經蔭蔽帝王的九龍城竟淪為城中城,在沒有帝王的歲月裏自成一套規律與秩序,而動盪的大歷史遂壓縮成小城寨的紛亂,在惶惑的時代終章後竟幻化成擠壓變形了的異鄉。

於是生活繼續,人們仍然活在狹縫。九龍寨城在1993年清拆後,衙前圍道舊式樓房聳立,為了不礙啟德機場飛機升降,幾層高樓房建築至今仍老實地作為時代表徵,「新金華燒味專家」、「康橋養生館」招牌挺立,以為「城」從此耳目一新;然而,過度的想像沒有帶來新世界,脫了皮的樓宇外牆、空靈懸掛着的繩索、無端外露不整的冷氣機、四面伸延着的天線,都在印證縱然季節遞嬗[3],九龍城仍是舊有的老區風景,雖然覬覦[4]外頭的城市變遷,但這裏似乎被某種既定的生活方式捆綁着;為了證明狹縫式生活不是生活的邊界,樓梯後的方寸空間成了生活的憑依,「利成錶行」專營古董表,曾經就此養活了數代人,這種掙扎求存的生活現象,不經不覺成為了游走舊區旅人的一道風景。

那麼從前的城寨說結束就結束了。這個三不管之地成了傳說,取而代之是密集式的教會建造起來,彷彿要洗淨這土地曾有的罪惡,以宗教的美善掩蓋層層的罪惡,「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信仰成了這裏的最終救贖。然而城寨的故事,逐漸成了家家戶戶桌前的傳說。

似乎沒有人再刻意談論九龍城的過去。這座城中城沒有了從前的注目,就像山野添了幾分霧靄[5],失去了原有的歷史興味。然而,時代變遷促使九龍城再次熱烈,緣於這裏開設了一所又一所泰國餐館,就像瓜瓞綿綿[6]的繁生,九龍城開宗明義稱作「小泰國」,旅人說起它,皆因這裏有香辣惹味的泰國餐,這到底是一盤賣錢的生意。一旦港鐵通車,九龍城將會迎來怎樣新鮮的局面。

九龍城,一直在沉寂的消弭中蛻變。

有天,當我們仍然記起九龍城,想必在黃昏晚醉後,於寨城公園中,黃暈燈火映照的涼亭內,靜聽鳥聲呢喃,一碧清池淡雅,再想像從前聲影幻化的浮城晚景。

[1] 偃︰覆蓋。偃(粵音︰演)

[2] 牆垣︰牆壁

[3] 遞嬗︰更迭;變換。嬗(粵音︰善)

[4] 覬覦︰希望得到不該擁有的東西(粵音︰記遇)

[5] 霧靄︰霧氣,也指雲氣(即水氣凝結而成的雲)

[6] 瓜瓞綿綿︰瓞(粵音︰秩)︰小瓜;綿綿︰延續不斷的樣子。引伸為繁衍發展之意

◆事 景

- 記述九龍城從以往作為蔭蔽帝王之所,到罪案叢生的「九龍寨城」,以至今日泰國食店林立的舊式社區,一直處於蛻變之中。

- 描寫九龍城宋皇臺公園、九龍寨城公園、九龍城街巷的現今面貌。

◆情 理

- 表達對九龍城不同年代、不同風景的珍視,並對日後轉變抱有期待。

- 抒述九龍城區一直蛻變,不同時代展現城市的不同風貌,見證時代更迭起伏。

文、圖:陳志堅副校長

文:陳志堅 - 作家、中學副校長、中國語文科、中國文學科主任。創作小說、散文、新詩。著作包括《紅豆糕的歲月》、《無法預知的遠方》,主編《情味?香港》。

[語文同樂 第335期]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孟子》有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假如孩子能夠在最親近的關係中學到以愛相待,就能夠將這種待人之道推而廣之,在其他人際關係... 詳情
卷二練筆﹕立意思維──「知性」與「感性」兼備
【明報專訊】公開試評分參考就寫作卷上品表現的描述總是:「能從哲理、文化、人文理想、人生價值等層面思考,立意深刻,可評為上上品」;「對人性或社... 詳情
綜合精練.書信︰中國文化活動
【明報專訊】題目﹕ 香城社區中心於今年再次舉辦大型文化活動,擬邀請杏壇中學文化學會協辦其中一個活動。試以杏壇中學文化學會主席洪一心身分... 詳情
【明報專訊】◆練習過去幾年的試題 問︰蒲sir,閱讀卷有一個部分,愈做愈灰心。 答︰是第一個部分?指出各部分由哪些段落組成? ... 詳情
【明報專訊】石頭看似平凡,卻可能藏無價寶。玉從石中採得,中華傳統文化視玉為比黃金更貴重的物質。香港玉器商會會長羅志光說:「(傳統文化中)認為...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