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所有記憶都是潮濕的。所有流於感懷的字句浸透其中,最終都會變得鏽漬斑斑。倒不如讀他的作品、以自己的方式延續他的創作,才是記念劉以鬯最好的方式。
酒徒囈語:一九一八
「鬯」一字本解作古時祭祀所用的酒,取這樣的筆名、寫出《酒徒》的劉以鬯並不喝酒。「難道作家要殺過人,才懂寫殺人的情節嗎?作家有想像力的!」寥寥數語也盡顯性格。《酒徒》的主角生活在這個不重視文學的城市,在酒精浮沉間存活,隱隱似是劉以鬯的夫子自道。他會借故事中人物的口表達自己的文學觀,例如劉以鬯曾在《酒徒》中讚賞張愛玲、卡夫卡、普魯斯特等中外作家,又對通俗小說加以批評。《酒徒》被譽為中國第一本長篇意識流小說,細碎的畫面不斷整合,又復連接到另一個場景,正是意識流小說的特色之一:
「生鏽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煙圈堮趕g藏。 」
音樂人黃衍仁把《酒徒》選段譜上曲,並與另外兩名音樂人PMQ和劉子斌合作,於當晚演唱。「小時候讀劉以鬯是件很『型』的事,因為身邊的同學都不會讀。」黃衍仁曾為一些詩作譜曲,例如是飲江、陳滅的作品,風格低沉迷幻,後來想到不如為劉以鬯的《酒徒》譜曲,配合這種意識流的寫法,「本身《酒徒》的文字就已經有其音樂性」。談到劉以鬯文字的節奏,黃勁輝形容他是個十分前衛的作者。他曾為劉以鬯拍攝文學紀錄片《1918》,找來了蔡世豪配樂,黃勁輝很滿意音樂中強烈質感,十分契合其事事獨特的寫作風格,可惜最後不為投資方接受,未能採用。當晚就播放了蔡世豪製作的音樂錄像《Blaze 燃》,以風格強烈的影像嫁接,表現《酒徒》的意識流。
凝視動亂 雙城互讀
〈動亂〉是劉以鬯的短篇小說名作,他以石頭、郵筒、街燈等14種物件的角度敘述他們在這場動亂中的見聞,有限的視角建構出故事全貌,手法前衛。從小說的創作年份(1968年)到內容,讀者不難將之連結到1967年的「六七暴動」。起初事件只是工人的罷工運動,後演變成放置炸彈、警民互襲的動亂,其時鄰近的澳門也發生了同類的「一二·三事件」。3名表演者賴恩慈、林婷婷和趙七,分別以自身擅長的獨腳戲和木偶戲,各自演繹〈動亂〉的香港版和澳門版。
林婷婷和趙七從捷克布拉格學成歸來後,在澳門成立了滾動傀儡(Rolling Puppet)另類劇場,林婷婷中學已經喜歡看劉以鬯的小說,劇團成立初期,想把劉以鬯其中一篇作品改編成木偶戲,冒昧發電郵向劉以鬯申請,後來接到羅佩雲(劉以鬯太太)親自來電應允,「成個人興奮到響度轉圈」,後來還邀請劉生劉太到澳門欣賞演出。當燈光盡滅,觀眾便聚焦在表演者的?上,一幕幕「動亂」的過程就此呈現。例如報紙飄落時,目睹狼藉的街道;又例如催淚彈在落地前,經過大樓窗戶所見證的眾生相。整齣木偶戲沒有對白,只有嘈雜的人聲作為背景,靠人手移動電車、報紙等微型道具,再透過鏡頭的移動在熒幕上顯影,推進情節。另一表演者賴恩慈則以獨腳戲的形式,一人分飾14角,模擬這些物件的性格語氣,演繹〈動亂〉全文。最後她配合手上電筒的一明一滅,逐一說出「暗角」、「2014」等字詞,將時空放置當下,反思2014年的雨傘運動。
城市身世 光影對倒
劉以鬯小說的結構向來前衛,除了短篇的〈動亂〉中篇小說《對倒》採用雙線平行的結構敘事,年輕的少女亞杏每天都發荌筒星的白日夢,中年的淳于白則懷緬蚋瞻擙犮,他們互不相識卻先後到過同一些場所,甚至擦肩而過。而這兩個角色的思緒,分別隱喻城市的過去與未來,卻都同樣的不切實際。
攝影師練錦順的一系列攝影作品便是受《對倒》影響。他曾託也斯(梁秉鈞,已故香港詩人)聯絡劉以鬯,希望跟他談談,「至少想讓他知道,有人曾因為他的小說,而啟發到跨媒體的創作」。幾翻周折,終於能與劉以鬯見面,「我在晚上接到Ben(黃勁輝)的電話,說翌日早上約了劉生飲茶」。當時他希望能為劉以鬯影一幀相,便找來了一部特別的菲林相機,「普通的相機一張相用一格菲林,這部相機只用半格」。練錦順便利用這種特性,先正常地影一張人像,再把相機上下倒置影一張,如此同一格菲林?曬後,便有人像對倒的效果。練錦順更得劉以鬯同意以對倒為題舉辦攝影展,及後與好友左治合作拍攝了一系列攝影作品《(圖a)》。
娛人娛己 棲居香港
「香港人口稠密,最珍貴的東西,不是愛情,而是地產。」當黃淑嫻讀出《香港居》的選段時,背後播映賴恩慈和阮智謙的攝影作品,拍下不同時空下的香港,同樣面臨的住屋困擾。小說講述一對從南洋歸來的夫婦,不斷搬家希望找到理想的房子,卻總會遇上不同的問題。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淑嫻認為,劉以鬯的《香港居》雖未見實驗性的手法,卻切實體現了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居住環境:由於屋租高昂,當時大部分人都要與幾伙人合租,而這更是作者當時的寫照。好的小說在不同年代仍能引起共鳴,劉以鬯的文字正正有跨世代的魅力。賴恩慈和阮智謙分別是紀錄片《1918》的執行導演和攝影師,他們是因為這次拍攝才認識劉以鬯真人,同樣被他作品的獨特所吸引。
劉以鬯曾指自己的作品可分兩類,一類是娛己的嚴肅文學作品,一類是為了餬口而寫的娛人作品,多是情色武俠的通俗小說。隨時代變化,一些在劉以鬯眼中的娛人作品,其實也有其社會性,《香港居》正是一例。至於他的娛己之作,技巧的創新毋庸置疑,《寺內》以小說的形式寫詩,重塑《西廂記》的故事,《盤古與黑》更是文字影像化的一大試驗。這類例子多不勝數,也正正體現了劉以鬯的創作格言:「與眾不同。」
■贈送紀念書籤
讀劉以鬯的作品,就是懷念他的最好方式。請分享一本你最喜歡的劉以鬯著作,並說明原因(100字內),剪下本格並連同姓名、電話和地址,於9月21日(周五)前寄《語文同樂》編輯部,地址見頁12;或可將資料連同回答傳至living@mingpao.com,信封面或電郵標題註明「索取『劉以鬯紀念書籤』」,可獲書籤一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書籤設計:伍韶勁
文字選輯:黃勁輝
校對:黃淑嫻、宋子江
文:韓祺疇
圖:受訪者提供
[語文同樂 第3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