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逝者捐出器官,病人便有機會重獲生命。隨?社會意識提高,本港去年眼角膜捐贈數字見新高(見另稿),有長者夫婦更願意捐盡身軀,除了捐贈器官,亦捐出遺體成為「無言老師」,供醫科生作學習用途。有家屬至今不忘遺愛人間家人生前的說話:「在我身上開一刀,好過醫生在活人身上開一刀。」 李小姐的父母都是捐贈者,生前主動登記器官捐贈。她表示,父母教育程度不高,曾以為父母不接受器官捐贈,但父母反而思想開通。她憶述爸爸曾說:「在我身上開一刀,好過醫生在活人身上開一刀。」李父2014年因腎衰竭去世,享年85歲,家人依照父親遺願,最後捐出兩個眼球;其77歲母親去年因心肌梗塞過世,亦捐出兩片眼角膜及皮膚。 可裝義眼 免捐眼球影響儀容 李小姐曾擔心父親捐出眼球後會影響儀容,得知可安裝義眼後放下心頭大石。她說面對親人離世難免傷感,但都要向前看,她認為應尊重親人意願,「珍惜最後一個幫人的機會」。 李小姐表示,完成父母的喪禮後,家人亦因應父母意願捐出遺體予中文大學醫學院,成為醫科生的「無言老師」,供學生研習人體構造。她又說,即使父母已不在人間,但「大家都在做同一件有意義的事(無言老師)」,家人同樣感到光榮。 當無言醫生 「家人感光榮」 岑小姐的55歲父親去年因心臟病發離世,捐出一對眼角膜。她說父親去世前半年主動登記器官捐贈,並即時將意願告知家人。她形容父親生前樂於助人,連在餐廳遇到不夠錢結帳的老伯都會主動上前幫忙。她表示,父親曾說「人離世後只能帶走回憶,登記了器官捐贈,死後可將器官捐贈予有需要的人」。 岑的弟弟亦認為,父親即使去世,仍感覺他在「用自己的名義看東西」,他又鼓勵市民改變死後保留全屍的觀念,否則沒有人會願意捐出器官。 此外,生前從事舞台、演唱會及錄音室工作的梁先生,雖然未有表達器官捐贈意願,但其家人商討後,願意捐出他的眼角膜,以延續他熱愛助人的精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