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負責列治文醫院(Richmond Hospital,下稱列院)運作的溫哥華沿岸衛生局(Vancouver Coastal Health)循法律途徑向一名曾於約6年前在列院分娩的外國女子追討拖欠的醫藥費兼利息,總額近120萬元。訴訟再惹來關注「生育旅遊」人士到列院分娩的問題,而那些外籍孕婦一度被指不少來自中國。
據《南華早報》的報道指,一份於4月入稟卑詩最高法院的民事索償訴訟中,溫哥華沿岸衛生局對一名夏姓女子(Xia,譯音)追收自2012年以來拖欠的醫藥費。於2012年10月,該筆費用原數有近31.3萬元,但原訴一方加上按月2%的利息計算,截至去年9月,即59個月後,費用連利息約117.8萬多元。
報道指,於2012年春季,夏的初生嬰兒在列院出生後出現狀況而需要嬰兒深切治療服務。
原訴一方於法庭文件中指控夏違反與列院達成,相信有關收費的協議,沒有繳交任何費用。不過,至於夏現時在何處,則不清楚。
溫哥華沿岸衛生局發言人斯蒂芬森(Carrie Stefanson)接受報章訪問回應,VCH不會就夏的個案提供詳情,只說該母親及其嬰兒順利出院。
報道提到加拿大的生育旅遊問題,外國孕婦為了肚裏孩兒可在本國出生後可取得加籍,而來到本國分娩,而在列治文醫院分娩的孕婦,有不少為外國人。指來自VCH的數據顯示,於2016/17年度,共有2228名嬰兒在列院出生,其中384名的產婦為非居民,比率為17.2%;在該批非居民中,約5人雖為非居民但持有加拿大公民身分。
2016/17年度的比例較再前一個年度(2015/2016)的15.5%略升。至於2017/18年度的頭半年,即截至去年9月的數字顯示,比率為19.9%。
外國產婦幾全中國籍
另有指,VCH沒有定期紀錄外國產婦的來源地,但在2016年一次醫院的點算中發現,中國籍佔上98%。
斯蒂芬森提到,衛生局轄下醫院出現的大部分非居民孕婦,主要到列院分娩,而為了應付有可能出現問題,衛生局並呼籲準備前往列院的孕婦提早6至8周登記。她指此措施雖然未必能夠減少服務的需求,但絕對可幫助院方職員籌劃。
院方現會對非居民產婦收取「訂金」,該預繳部分按情況如順產或開刀,由數千元起至1.3萬元多。
至於初生嬰兒,即使嬰兒可成為公民,但仍未符合省醫療保險承保的資格;而以一名需要進嬰兒深切治療的初生嬰為例,入數天或一至兩個月的費用可高達20萬或30萬元。
報道指,省衛生廳數字顯示2014/15年,非居民產婦拖欠的醫藥費約有69.3萬多元。
有本地居民批評生育旅遊這做法貶低加拿大公民身分的價值,並於3月發起向國會表達訴求的簽名運動。發起人呼籲聯邦政府迅速引入可減少,甚至根除這做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