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在台協會(AIT)內湖新館昨舉行落成典禮,AIT指新館象徵美國對台灣的堅定承諾和恒久情誼。出席活動的美國主管教育與文化事務助理國務卿羅伊斯稱,新館象徵美台伙伴關係的穩固與活力。中國大陸外交部表示,反對美國以任何原因派官員到台,已向美國提嚴正交涉。
《聯合報》報道,歷時約8年、耗資約2.55億美元興建的AIT內湖新館昨早10時慶祝落成,館內充滿各種台灣意象,並以台灣古禮舉行「入厝」儀式,由AIT台北處長梅建華(Kin Moy)帶領同仁,在落成典禮旁擺壇燒香祭拜,祈求平安。新館佔地約6.5公頃,目前僅開發了其中2.4公頃,其中辦公大樓面積約15,000平方米。
耗資20億 9月啟用
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台灣總統蔡英文、歷任AIT處長,以及美眾議院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哈博(Gregg Harper)等昨日亦有出席活動,梅健華表示,美台友誼四處可見,認為「台灣最好的朋友莫過於美國」,雙方友誼奠基於民主、人權、自由共同價值上。莫健稱,美國對《台灣關係法》堅定不變,有信心美國將美台關係推至新高度。蔡英文致辭時說,啟用建築之際,也再次堅定彼此實踐台美共同目標的信念,「只要我們團結一致,便能克服一切阻礙」。
蔡英文美助卿同強調伙伴關係
《台灣旅行法》3月通過後,美派羅伊斯(Marie Royce)出席典禮備受關注,她表示,「美台之間或許隔了一個海洋」,但雙方共享的信念、價值、和信任,為美台在廣泛議題上塑造堅實的合作基礎。
而在新加坡出席特金會的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Heather Nauert)也表示,「新設施落成是一個里程碑,反映出美台伙伴關係的重要性。」
昨日致辭後,台美官員將事先準備的物品放進「時空膠囊」,為後代保留歷史。蔡英文放進已故攝影師齊柏林的著作《看見台灣》及她與梅健華在新館前合照,台前總統馬英九放入書法作品,台行政院長賴清德放進《台灣旅行法》文件照片。「時空膠囊」置於新館一隅。新館將於9月啟用,而位於信義路的AIT舊館,當局計劃建成「台北音樂與圖書中心」。
對於AIT落成,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嚴重關切」,並向美國提出嚴正交涉。他指,美國以任何藉口派官員到台,均違反「一中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影響中美關係,敦促美國改變做法,維持台海和平。
典禮現場昨亦有多個團體抗議,「中時電子報」報道,綽號「白狼」的統促黨總裁張安樂帶着「懸崖勒馬」的匾額到場示威,高呼「台灣不是美國的籌碼」,唯兩岸統一才能保台灣人幸福、安全,避免戰爭。
也有獨派群眾主張廢除中華民國體制,台灣、中國是一邊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