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女入稟 指外國買家稅歧視
狀告省府違法 挑戰針對外國人課稅權利
【明報專訊】中國買家李靜(Jing Li,譯音)指外國買家稅違法而狀告省府一案即將審理,李在最近呈交的法庭文件中指出,外國買家稅尤其針對中國人,又指該稅延續對亞洲人尤其是華人的偏見及刻板印象,並指外國事務屬於聯邦事務,不是省府管轄範圍。
李並進一步引用加拿大與許多國家簽署國際協議,不應該區分加拿大人及外國人在稅務上的待遇。有專家認為,該案被認為是挑戰加拿大有無針對外國人課稅的權利,等於直接挑戰加拿大主權。卑詩最高法院將於6月25日開庭審理李的訴訟案。法官如果判決認定外國買家稅違法,則未來有可能引發大型的集體訴訟案。
李靜來自中國並在2016年6月於利載拿大學(University of Regina)完成公共行政碩士後搬到大溫地區,於2016年7月間距離省府公布將實施15%的外國買家稅約一周前,簽定合約同意購買蘭里的一間城市屋,合約價格為55.9萬元,另加貨勞稅。她指首期是她父母一生積蓄,並向她祖母和親友借錢籌得,不料外國買家稅實施,她指為了不損失已經繳付的5.59萬訂金,她父母惟有再借錢。
李指,外國買家稅歧視來自國外的人士,令她感覺「加拿大並不要她」(I am not wanted in Canada),而她感到這股憤怒朝向像她一樣的中國人,以及其他亞洲人,這與外國買家稅實施之後,助長對華人及對亞洲人不公平歧視,以及加深對華人的刻板印象有關。
李靜在法庭文件中說,該稅對於亞洲人,尤其是中國公民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而該稅更阻礙了外國人想在大溫地區定居的移民計劃,尤其是中國公民。李認為,該稅令到長期以來對於亞洲人的偏見以及刻板印象得以延續,尤其是針對華人。
《溫哥華太陽報》(Vancouver Sun)有文章分析,在全球化以自由貿易浪潮之下,跨國公司及自由主義者(libertarians)不斷呼籲各國「開放邊界」(open borders),令到現在並不流行捍衛主權。但多數加拿大人仍是相信,國家針對非公民或是非永久居民課稅或是實施某些規定,仍是合情合理的。
李靜及省府雙方在針對外國買家稅的訴訟案中,均請出了多名學者及專家作證。例如原訴人一方取得了卑詩大學(UBC)社會系教授勞斯特(Nathanael Lauster),及UBC歷史系教授余全毅的口供。與訟的卑詩省府則取得UBC教授萊(David Ley)以及西門菲沙大學(SFU)城市設計及規劃課程總監甄瑞謙(Andy Yan)有關口供。勞斯特的口供指出,外國買家稅反應了反華情緒已經變成一種「道德恐慌」,而導致了最後凡事都「怪罪外國人」。他說,中國買家此時成了代罪羔羊,而外國買家稅的起草以及實施,已反映並挑起仇外及種族偏見,尤其是助長了仇華傾向及氛圍。
他甚至認為外國買家稅已挑起「黃禍」的討論,不管在傳媒報道或是推特上,中國移民以及中國買家均是被議論的目標。
李靜除了指該稅已構成歧視華人外,還指根據加拿大與許多國家簽署的國際協議,申明加拿大對外國人的待遇不能差過對於加拿大人,甚至有協議還提到,如果對外國人有差別待遇,那麼形成的損失則需要由加拿大政府作出金錢賠償。李還強調,有關對外國人的事務,更不是卑詩省政府能管,指卑詩省因此不能制定與外國人有關的法律。
省府則反駁李的指控說,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本省實施的外國買家稅會影響加拿大與外國的貿易關係,因此與加拿大和各國簽署的貿易協議無關。而根據加拿大法令,國際協議除非經過特別立法並已實施,否則並不會對加拿大的國內法造成任何束縛。
卑詩省的外國買家稅於2016年8月實施,開始實施時稅率是15%,新民主黨上台後,省府於今年2月將稅率調高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