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氣候暖化 全球耕地遷移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彭博社的研究顯示,全球的食物分佈正受氣候變化影響。隨荋H冷地區變暖,溫暖地區變得更炎熱,無論是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或是波爾多葡萄酒、爪哇咖啡等奢侈品的生產也開始改變。部分農作物的最佳生長地區由熱帶、低窪地帶,轉移至氣溫較溫和的地區。印尼、埃塞俄比亞和秘魯的咖啡農,則正把農地向山上轉移,部分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也遷往較涼快的海域生活。
英鱈魚進口增 美玉米帶北移
耕種和捕魚的最佳區域開始轉移,意味漁農業、食品加工商,以至購買食物的消費者也受到影響。如在大西洋和北海,英國漁民可撈到的鱈魚減少,因此英國增加了從冰島、挪威和中國進口鱈魚,用以製作炸魚薯條。彭博社引述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海洋生物學和全球變化副教授Stephen Simpson表示,來自寒冷水域的魚進一步北移,意味英國大部分魚將要進口。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高級副總裁Jason Clay稱,美國由俄亥俄州到北達科他州的玉米帶,正向加拿大邊境延伸。加拿大部分地區的農作物產量比以往增加,耕種季節也延長。俄羅斯亦受惠於溫度上升,小麥迎來大豐收。這或加劇這些地區的糧食供應過剩問題,推低價格。
波爾多紅酒產量處60年低位
氣溫上升亦加速害蟲和真菌生長。美國和加拿大的農作物受有毒真菌的影響增加。咖啡農民更面臨愈來愈多害蟲的威脅,如葉蚽f(leaf rust)等疾病也衝擊中美洲等地。
洪水或乾旱等極端天氣均會為農業帶來損失,當極端天氣愈頻繁,對農業的影響愈嚴重。例如法國的波爾多葡萄園,春季的霜凍會破壞葡萄藤,夏季的風暴又會令香檳葡萄腐爛。當地的葡萄酒產量已降至60年以來最少。此外,歐美地區近年常出現突如其來的暴雨,令小麥的蛋白質減少。兩年前非洲乾旱,亦令埃塞俄比亞至南非種植的玉米收成大減。
咖啡因氣候變化變味
頂級咖啡出產國巴西過去幾年,一直與乾旱天氣搏鬥,特別是受咖啡師青睞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對降雨和溫度變化最為敏感。阿拉比卡的咖啡豆樹通常在高海拔地區種植,在較涼爽的溫度下慢慢成熟,才能形成複雜的酸味和甜味。不過近年因溫度慢慢上升,暖和的天氣令咖啡豆更快成熟,咖啡味道亦不及以往好。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地緣衝突及氣候變化成糧食危機主因
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歐盟公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2018》,稱糧食危機仍在持續,「對生命或生計造成即時威脅的糧食不安全狀G加劇」,需緊急採取行動,解決導致糧食危機的根源問題。
報告稱,地緣衝突和氣候變化是造成糧食危機的主因。2017年,51個國家共1.24億人受缺糧威脅,比1年前多出1100萬人。全球糧食問題最嚴重的地區包括尼日利亞北部、索馬里、也門和南蘇丹,當地因地緣衝突致糧食供應不穩。報告亦特別提及和氣候相關的災難,如乾旱、洪水和颶風等摧珩蠸[,令23個國家逾3900萬人面對糧食威脅,當中約三分之二是非洲國家。
◆氣候暖化令漁耕區域轉移(見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氣候變化為各國帶來哪些經濟及社會問題?試解釋及說明。
.經濟:氣候變化令漁耕生態改變,原本從事耕作的地區可能變得不再適合種植,部分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也遷往較涼快的海域。例如英國漁民在大西洋和北海可以撈到的鱈魚減少;部分地區原適合耕作的土地質素變差,令農民和漁民收入減少。國家亦可能因此從外國進口更多糧食,長遠會影響國家的經濟收入
.社會:氣候變化下地區出現氣候改變,亦可能令極端天氣變得更頻繁,魚獲和農作物生長情G改變則令農作物失收,引致糧食危機。據聯合國《全球糧食危機報告2018》,2017年有23個國家逾3900萬人,因氣候變化相關災難而缺糧,需要緊急援助
◆延伸回應題
2. 面對氣候變化對糧食供應造成的影響,不同持份者應扮演什麼角色和承擔什麼責任?
解題
先了解與氣候變化和糧食供應有關的持份者,包括政府、國際組織和糧食生產者等,再根據他們的職責或特點,分析他們如何能紓緩氣候變化對糧食供應的影響
參考答案
.政府:面對氣候變化的威脅,政府應扮演支援者,盡力協助最受影響的糧食生產者,保障他們的生計。政府可推行補貼政策,協助農民即使面對魚獲或農作物失收,都可以維持基本收入;又或支持生產者轉型,如改為有機耕作,提升魚獲或農作物質量,或協助他們轉行,確保收入。另一方面,進口糧食來源地亦可能受影響,政府或需增加進口糧食准許國家,應對糧食供應變化,滿足國民需要
.國際組織: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主要組織各國政府應對全球議題,應扮演監察者角色,監察各國政府施行政策的情G。在應對氣候變化對糧食供應的影響中,國際組織需調查和了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帶領各國調配資源、制訂合作政策處理糧食問題,例如安排其他國家,向正受糧食危機威脅的國家提供應急糧食和救援服務;或提供科技和人員改善當地漁耕行業,例如研究最適合當地耕作的品種,改善人民生計
.糧食生產者:糧食生產者應扮演執行者,可藉改變自己的經營方法減低氣候變化對其生計的威脅,包括使用更多對環境友善的漁耕方法,以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方法生產糧食。例如漁民放棄使用拖網捕魚,避免把海洋生物「一網打盡」,讓海洋生態系統可以有足夠時間復原;農民亦應避免焚林和使用農藥,保護環境,使土地可供持續耕作,盡量減少其他影響農作物質素和氣候暖化的舉措
顧問教師:鄧婉君老師
[通通識 第5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