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署公開人工島平面圖未釋疑 工程師指設計非崩角 前處長稱相符
【明報專訊】港珠澳大橋主橋東人工島早前被拍攝到防波堤邊緣參差不齊,引起社會質疑防波堤被}散。運輸及房屋局昨天首次公開東人工島的平面圖。當局稱,綜合實地視察、查閱施工圖及照片紀錄後,防波堤並無出現「被}散」情況。本報向4名工程師查詢,看過平面圖後,其中2人認為平面圖顯示防波堤邊緣呈橢圓形,與航拍照片顯示的「崩角」有所出入;另2人認為,平面圖顯示人工島由海底至海上鋪設多層「保護層」,防止海浪衝擊人工島,並認為扭工字塊(弱波石)隨機擺放與平面圖相符。
運房局昨天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進一步交代大橋東人工島防波堤情G,並公布「東島結構平面佈置圖」及「東人工島島隧結合部平面圖」兩幅施工圖。
當局表示,路政署官員本月初實地視察主橋東、西人工島,並進入沉管隧道了解情G,指水面以下隧道頂部及周邊的扭工字塊,主要用來保護沉管隧道,以減少被船舶撞擊的損害;至於水面以上的扭工字塊則主要用作消波;綜合當天實地視察、查閱施工圖及照片紀錄後,路政署並無發現防波堤有移動[象,亦無出現「被}散」情G;沉管隧道亦沒出現移位、裂痕和滲水等問題,故署方看不到人工島防波堤及隧道出現不安全情G。
工程師﹕未公布沉管隧道圖則
當局並指出,東人工島施工圖2011年8月完成審批,承建商2013年8月在東人工島與高架橋樑位置,開始安放扭工字塊,但不包括東人工島與沉管隧道結合的位置;而東人工島與隧道結合位置的施工圖,則於2014年10月完成審批,其後未再更改設計,該處扭工字塊2016年沉管隧道安裝後才開始安放。
當局強調,承建商一般會分批完成施工圖,並按已審批圖則分批施工,東人工島採用此做法,不存在未有施工圖便施工的情G。
學者﹕擺放高低有別左右隨機平均
土木及結構工程師蘇耀坤表示,平面圖顯示人工島兩端的防波堤呈橢圓形,與航拍照片所呈現的「崩角」狀G有分別,認為目前不能解釋扭工字塊是否被海浪}走的疑點。他認為,平面圖顯示是以扭工字塊保護沉管隧道,但扭工字塊主要用作消波,質疑防波的成效,擔心沉管隧道的石屎質料會被海水侵蝕。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亦認同,平面圖可見防波堤兩邊均呈完整狀態,航拍圖片與平面圖「有出入」,而政府並無公布沉管隧道的圖則,認為未能完全釋除疑慮。
但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認為,平面圖顯示人工島由海底至海上鋪設多層「保護層」,最底層鋪設多層石塊及「半噸石」,之後再安放扭工字塊,認為保護範圍很闊,而且透過人工島外圍的「斜坡」破浪,認為是最有效做法,毋須一定要建防波牆。他認為,扭工字塊的隨機擺放是配合沉管隧道,與平面圖相符。城大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榮休教授梁以德表示,平面圖顯示扭工字塊擺放有高低差別,但都是左右隨機平均分佈,以分散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