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2015年尼泊爾發生大地震,災民家園盡牷A要在瓦礫中尋找有用物品。(圖:Aubrey Wade/樂施會提供)
放大
 
災民Sanju Lama(左)透過現金補貼為她的小商店添置新電冰箱。她說:「我們現在可以向村民出售凍飲,利潤較地震前增加30%至40%。」(圖:楊允祈/樂施會提供)
放大
 
Bimala參與樂施會在尼泊爾開展的「以工代賑」項目,以勞力掙報酬,亦能貢獻社區。(圖:Kieran Doherty/樂施會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火星庫﹕懷緬過去 點止陶醉?
觀點與角度﹕自願醫保 買唔買好?
加泰隆尼亞 情人節×書節
一map節日:聖喬治日 書香玫瑰香縈繞
新聞焦點:最遠甯P有多遠?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透視貧窮﹕「現金轉移」助尼泊爾災民自立

【明報專訊】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7.8級大地震,災民人數高達800萬。3年倏忽而過,國際媒體的鎂光燈漸漸遠去,但不代表災民的需要就此停止。不少國際救援機構仍努力重建災區及支援社區。「現金轉移」(Cash transfer) 是其中一種援助災民的方法,既能維護災民尊嚴,亦讓其盡快重拾生計,過自立自強的生活。

現金轉移計劃 復蘇當地社區經濟

在救災初期,災區物資供應短缺,市場尚未正常運作,派發物資的工作十分重要。但當災區開始復原時,現金轉移計劃則可助災民按需要選購適合的物品,災民亦能重拾具尊嚴的生活。救援機構會直接跟當地的小商戶合作,讓災民以現金代用券購買日用品,小商戶再以代用券換取現金,復蘇當地社區經濟。

樂施會在尼泊爾7個災區進行現金轉移計劃,至2017年為止共援助逾7萬戶災民,計劃分為3種形式,分別是以工代賑(Cash for work)、現金券(Cash vouchers)及現金補貼(Grants)。

以工代賑 婦女重建灌溉系統

地震重創位於加德滿都谷地的Dachi Nkali市,當地基建受嚴重破壞,災民無法耕作,生計頓成問題。樂施會開展以工代賑項目,聘請當地婦女組成施工小隊,重建山邊的農田灌溉系統,為她們提供生計支援。27歲的Bimala Balami是施工小隊其中一名隊員,她說:「我很喜歡這工作,因為這是為了整條村而做。如果我不做這工作,村民便會捱餓。」由於女性在當地社會地位不高,「以工代賑」亦讓女性在掙取報酬改善生活的同時,提升其自我認同。

以工代賑以外,現金券及現金補貼亦有效協助災民重建生計。18歲少女Pabitra Gurung跟家人營運一所小裁縫店。她在地震中失去衣車等謀生工具。樂施會向她派發現金補貼,購置工具,亦提供為期兩日的營商技巧培訓,令店舖很快恢復營業;另一名災民Sita Nagarkoti的農田被牷A她透過現金券到當地小商店換購新農具、儲水及灌溉設備,讓她可再次種田養活家人。

災民是最明白自己需要的人

現金轉移計劃的重點是讓災民有選擇,也可避免發放災民不需要的物資,造成浪費。現時愈來愈多救援機構以現金方式向災民提供援助,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The UN World Food Programme)為例,該署投放在現金援助計劃的款額由2009年的1000萬美元,大幅增長至2017年的13億美元。

聯合國舉辦的2016年度世界人道主義峰會(World Humanitarian Summit)亦認為現金轉移應作為首選的人道救援方式。不少人擔心善款會被災民用作買酒、賭博等不恰當用途,但在樂施會的計劃中,災民申請補助前須提交開支計劃,而且樂施會認為災民才是最明白自己需要的人。歸根究柢,我們有多信任災民有能力自立自強? 只有以人為本地救援災區,才可令災民重拾尊嚴,重建新生活。

文、圖:樂施會

[通通識 第513期]

 
 
今日相關新聞
透視貧窮﹕「現金轉移」助尼泊爾災民自立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