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文憑試通識科昨天開考,不論必答題或是選答題,都沒有以政治事件或政策入題。資深通識科教師許承恩指出,近兩年社會政治參與度低和較以往少大型政治事件,出題或反映學生近年較關心的事;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關展祺則表示,即使沒政治題,教師也會以合適的政治事件作為教材,他又指通識變成必修科後,學生對社會時事觸覺和關注度提升,「考不考(政治題)並非學生會否留意的原因」。 考評局:不以「政治」「非政治」劃分 本報向考評局查詢有否特意迴避政治題,該局回覆表示,通識科的公開考試根據課程及評估指引的課程內容和評核目標來設定,議題亦不能簡單地以「政治」與「非政治」來劃分。局方指重點是考生能否就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作多角度思考,從而提出具說服力的解說,不應以「政治」或某些特定「角度」來處理試題。 自2012年文憑試推出後,必修科通識的試題都設有與當時政治議題直接相關的題目,但今年兩卷均沒有明顯涉及政治的題目。 資深通識科教師許承恩指出,早幾年政治爭議強烈,如反國教科運動、雨傘運動等,政治題亦偏向社會撕裂、政黨政治等;反觀近兩年,從各遊行人數可反映社會人士的政治參與度減少。許認為,出題往往貼近學生熟悉度,如學生壓力,今年見於必答題。他笑言,通識沒有政治題,「某些政黨最開心」。他亦打趣說︰「近來社會靜了,又會不會有人說是因為學習通識科而導致呢?」 教師:題目大路 不難處理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關展祺指出,高中通識科其中一個學習單元為「今日香港」,「政治題」多數出自此單元的概念,但他說,不等於政治題要與「今日香港」綑綁,其他議題都可與其相關,反映出題更多元化。關亦表示,即使不設政治題,教師都不應不講授政治事件,「教師不講,學生都會問」。 今年卷一必答題題目分別問及本地和國際義工、文憑試考生壓力來源,以及器官移植;卷二選答題三選一,題目分別為留守兒童、電動車和抗微生物藥物。資深通識科教師張銳輝表示,卷一每題目分為3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對學生來說容易,因只茩姜禤ず蓂z而不需深入背景知識,難度與去年相若。資深通識教師方景樂亦指出,「本地和國際義工」的其中一分題問及公民身分涉部分政治,「義工都是社會參與方式,都要用上政治概念」。至於選答部分,張指題目相對「大路」,是學生經常接觸的社會議題,對學生來說不難處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