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談治污 「見霧霾車邊飄心沉重」
北京昨日發出空氣重污染預警,全國人大昨日舉行監督、立法兩場記者會,都被問到空氣質量問題。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袁駟稱,曾經到石家莊調污染問題,「霧霾就在車廂兩邊飄着」,令他心情沉重。
倘京津冀成功 其他地區沒藉口
袁駟稱,污染治理要發揚「釘釘子精神」,而京津冀是一個最突出的「釘子」,「一年接一年不斷地釘,鍥而不捨,一直釘到底,一直釘到出成效,一直釘到出藍天」。袁駟說,記得2013年從北京坐高鐵去石家莊調研,「愈走天氣愈暗,霧霾就在車廂兩邊飄着,一下車PM2.5達200多,確實心情很沉重、壓抑」。他說,打開空氣污染地圖,黑色的點都集中在京津冀,所以如果這個地區取得明顯成效,「其他區域就沒什麼理由不改善」。
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呂彩霞亦回應污染問題稱,應該看到這些年的治理效果,「(今天)霧霾又來了,但沒有那麼嚴重。我們知道,往年的霧霾都是爆表的,PM2.5都在200多到300多,今天也就是130多」。
她還說,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有18個立法項目涉及環境生態保護,佔到總數的18%以上,包括修改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核安全法和審議中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