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貫文學校(圖)是「邂逅!山川人」計劃其中一個展覽場所,該校1988年起停辦,有藝術家製作木椅及木桌,並刻上不同圖案或字句,重現課室場景。(蘇智鑫攝)
放大
 
藝術家李淑雅小時候常與父親一同到端記茶樓飲茶,父女倆會一同散步回家,沿途不時會遇上小狗。於是她便以童年回憶創作,用小狗雕塑為茶樓裝飾(圖右下),旁邊配有「山水清茶呷一口」的字句。(蘇智鑫攝)
放大
 

其他新聞
建造商會倡輸外勞 盼設7000配額
廢紙尚待內地批文 回收界憂再停收
幼園協會﹕全日班料輕微加費 18/19學年 半日制多維持零收費
棚架引賊 跑馬地屋苑揭連環失竊
九龍城爆竊賊 毆傷保安逃逸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入村收集村民回憶創作 13藝術家觀川龍前世今生

【明報專訊】小狗從陡斜的山路跑來,逗樂了茶樓的食客,旁邊一望無際的田野,偶然會飄來柴火飯香……這奡蕈g盛產西洋菜、有著名的「端記茶樓」、也是不少電影的拍攝場地,這堿O荃灣川龍村,是本港其中一條客家村落。

康文署轄下藝術推廣辦事處推出「邂逅!山川人」計劃,邀請13名藝術家入村入屋,了解川龍歷史及收集村民回憶,改造村內廢置學校、酒樓及村公所等角落,讓村外人以不同視角,了解川龍的「前世今生」。

走到村口,映入眼簾的是貫文公立學校。藝術推廣辦事處館長羅欣欣表示,該小學興建於1958年,為村內學童提供教育;直到80年代市區學校普及,該校收生不足,在1988年停辦並被閒置至今。羅欣欣說,學校設有兩課室,由於地方小,小一至小四學生需一同上課,是典型的鄉校間隔,「貫文學校是盛載川龍人記憶的歷史現場」。計劃找來3名藝術家為學校「變身」,除讓訪客了解村民對川龍的感情,更把時空拉回數百年前。

兩座大帽山串連川龍今昔

「從龍川縣的大帽山,到大帽山的川龍村」,《八百八十里的晝夜》作品用投映機把山川剪影投射到牆身,收錄了由廣東龍川縣沿東江一帶至大帽山的山脈,代表了川龍曾氏一族的歷史。負責創作的藝術家伍韶勁表示,曾氏在明朝永樂年間(1403年至1424年)南遷至香港荃灣一帶聚居,據村民族譜記載,始祖原居於廣東省龍川縣宦境村,附近恰好也有一座「大帽山」,移居香港後把該村命名「川龍」。

蒐泥土製茶杯 「川龍人用川龍泥飲川龍茶」

有山有水也孕育了人,校內另一所班房,播放蚚應N家鄧國騫訪問村民的短片。鄧國騫訪問了7名川龍村村民,由最年長的90多歲到最小的10多歲,代表茼悀井C三代人對川龍的情感。「90多歲的端伯(端記茶樓第一代老闆)分享了日治時期的香港,說從前的人有多苦,中年的一代則還保留河溪玩水的回憶,年紀最小的受訪者最記得是玩電子產品」。他說,這些心聲反映的不止是川龍社區的變化,也是香港時代的變化。

跳出班房,川龍以「飲茶」聞名,靠山吃山,用山水泡出的茶特別香甜,有藝術家收集村內的泥土,用兩個月做出逾300個茶杯,供茶樓食客所用。他說希望「川龍人用川龍泥飲川龍茶」,將來會教村民自製泥杯,勾起更多對川龍的回憶。

「邂逅!山川人」計劃由昨天起到8月12日在荃灣川龍村展出,會設導賞、創作分享、藝術工作坊等,詳情可在facebook搜尋計劃名字了解。

 
 
今日相關新聞
入村收集村民回憶創作 13藝術家觀川龍前世今生
退休歸田野 菜農寫對聯頌山水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