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今年3月底財政儲備將足以應付28個月開支,平回歸以來最高紀錄。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政府把儲備水平維持在18個月開支已足夠,因即使經濟不景,政府都不會完全沒有收入,出現連續數年經濟差的可能很小,而政府現時收入高企,應該藉減稅或還富於民調節儲備水平,而非「夾硬整大個開支」,或將錢放在庫房不用。
現時政府儲備水平世界少見
香港於1998至2004年經歷金融風暴和科網股泡沫爆破,政府其中5年見赤字,財政儲備由相當於28個政府開支,降至13個月水平,即消耗了15個月儲備。莊太量形容,現時政府的儲備水平是世界少見。
「長遠措施」應數年前準備好
他批評今次財政預算案提出的長期巨額承擔,是短期內制訂,即政府知道會有巨額盈餘後,才用短時間思考有什麼事可做,但真正的長遠措施,是應早在出台前數年便準備好,當庫房有錢便推出,否則若明年「又1300億元(盈餘)的話,哪有如此多長遠項目給你(短期內制訂和)投資?」
對於財政司長陳茂波上任後兩份預算案都用四成盈餘派糖,比例須否調整,莊太量認為若政府收入一直高企,更應從減稅和減收費等方面着手,甚至派錢亦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