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東涌發現全球首種活體怪眼螢火蟲(Oculogryphus),發現牠的專家更以去年無私捐出活肝予急性肝衰竭病人鄧桂思的鄭凱甄命名,其學名為拉丁文「Oculogryphus chenghoiyanae(鄭凱甄怪眼螢)」,今次是首度以港人名字命名螢火蟲。阿甄說,螢火蟲生命雖短,但都盡力發光發亮,她也會盡己所能,為社會發光發亮。
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與台灣昆蟲學者鄭明倫所撰、發現鄭凱甄怪眼螢的文章,前日刊登於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keys,二人在香港大嶼山近東涌的地塘仔發現全球第4種怪眼螢。饒戈說,之前發現的3種怪眼螢都是來自博物館內的舊螢火蟲標本,而且只有雄性,今次在港發現的新品種源自野外活體之餘,亦同時發現到雄性和奇特的雌性。
發現者:撰文時正值阿甄捐肝後
饒戈透露,早在2015及2016年野外考察時,已發現雌性「鄭凱甄怪眼螢」成蟲,但其外表與幼蟲相似,故不以為然。去年5月再考察時,偶然發現一隻雄性「鄭凱甄怪眼螢」正與雌性交配,遂確認該雌性是成蟲,並茪漎膍s此品種。
對於為何選用鄭凱甄來命名怪眼螢,饒戈說,茪漎膍s及撰寫文章時,正值去年阿甄捐肝予鄧桂思後的時間,當時已馬上想起選用她的名字,今次亦是全球2000多種螢火蟲當中,首次以港人姓名去命名的品種(見另稿)。
阿甄:幾浪漫 母:毛管豎起
阿甄昨收到消息後說很驚訝,指做完手術差不多一年,想不到還有人記得她。她又說,小時住在村屋,常見到螢火蟲,「螢火蟲都幾浪漫」,生命雖然短暫,但都盡力發光發亮,自己也會盡己所能,為社會發光發亮。
阿甄透露,康復情G不俗,最近在找工作,希望找到一份文職。今年農曆新年她與家人、朋友在港過年,一起吃飯和打羽毛球,笑言「生活十分健康」。鄭凱甄母親亦說,收到消息十分開心,「不懂形容,毛管豎起,很感動」,感謝有人仍想起阿甄。
據Zookeys文章,「鄭凱甄怪眼螢」的成蟲在5月出現,雌性成蟲會在日落後約45分鐘後發光,發光時間長約一小時,其光芒在幾米外也看得見;雄性的光則非常暗淡,肉眼幾乎看不出來。
雌性成蟲如幼蟲 幾走漏眼
饒戈解釋,螢火蟲一生都會發光,不論成蟲或幼蟲,靠近腹部位置的尾部都可發光,用以溝通,幼蟲會靠發光警告其他捕食者,成蟲則會靠光點來互相吸引對方交配,「鄭凱甄怪眼螢」的特別之處,是主要由雌性去吸引雄性注意。
雌性自身及照射下皆發光罕見
饒戈又說,雌性「鄭凱甄怪眼螢」有如鈔票般,在紫外光照射下,全身都會發出熒光,是首次被發現同時具備自身發光,和經照射下發出熒光的螢火蟲。他形容此現象在陸生動物界中十分罕見,因通常兩者不會並存。
饒戈說,暫時只在大嶼山近東涌的山腰發現「鄭凱甄怪眼螢」蹤影,其棲息地為天然樹林、灌木林,由於沒在其他地方發現到,難以比對牠們的生存環境,但擔心未來大嶼山發展會造成光害,影響牠的生態,令牠們消失。他提醒大眾,可以在野外觀賞螢火蟲,但不可以捉,因牠們生命周期短暫,捉走牠們會令牠們不能繁衍後代(見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