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性別不平等 研中西40年大數據
【明報專訊】牛津大學副教授簡敏儀在港大念書時已醉心性別不平等議題,今次憑有關研究題目奪得ERC Consolidator Grants共2000萬港元研究資金,讓她可招聘一組人專注研究。
ERC Consolidator Grants開放予歐盟學者報名,今年共收到2538份申請,只有13%(329份)研究題目獲挑選,英國為最多題目獲選中的國家。簡敏儀的題目是探討東亞和西方國家社福體系中的性別不平等現象,整理和分析研究地區近40年的龐大數據,ERC強調創新和有意義,她估計自己的題目獲選是因為沒人從這麼多數據中分析中西方性別不平等現象;她亦相信,比較完後便可得悉當前趨勢,為各國當權者作出更精確的建議。
稱亞洲不少女性無償「工作」
雖然近年女性擔任公司高層及議員的比例較以往高,但簡認為,在生活層面上可能有另一面貌。她說,亞洲仍有不少女性的「工作」是無償性質,男性則以有償工作為主,「大家付出的工作時間一樣,但女性得到的回報(如薪金、社會地位、投票權等)卻較少」。
讀電腦轉商科 再轉社會學
簡敏儀專注性別不平等議題20載,萌芽之地原來在港大。她說,到牛津做教授並非一早編排,除了運氣,歸根究柢還是知道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她高考後隨便選了中大電腦科學,後來發現不適合自己,再轉到港大念工商管理,念完一年發覺都不適合,最後情歸社會學。她說在港大目睹不平等,「社科畢業生有大半是女生,為何教授卻是男性為主?為何學會秘書以女生為主,主席卻多數是男生?」當年的她已組織過小組關注校內性別議題,精神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