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線超支兩成 造價千億 主體工程超165億 每公里57億貴過高鐵
【明報專訊】港鐵沙田至中環線工程將成為「千億鐵路」。港鐵昨天向政府提交沙中線最新工程費用估算,稱基於宋皇臺站發現考古遺蹟、延遲接收工地等因素,沙中線主體工程成本由708億元增至873億元,超支165億元。連同前期工程費用等計算,全長17公里的沙中線整體工程造價增至971.63億元,較原先預算的798.14億元超支逾兩成;平均每公里工程成本逾57億元,較高鐵香港段每公里32.47億元造價更高,亦成為本港史上最昂貴的鐵路項目。泛民及建制派議員均質疑港鐵低估工程開支,質疑並非所有超支原因都是不可預計,促請港鐵及政府交代。
運房局﹕現階段不評估算 適時申追加撥款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現階段不評論港鐵就沙中線的費用估算,路政署會要求港鐵提供詳盡資料,並會嚴格審視港鐵的估算,以確定是否有足夠理據支持,當完成審視及確定最新工程造價估算後,政府會適時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使沙中線餘下工程能按計劃推展及完成。
沙中線共有10個車站,2012年展開工程,原訂整體工程造價為798.14億元,當中政府委託港鐵進行的主體工程涉及708.27億元。港鐵昨向政府提交工程造價最新估算,指考慮各項因素對工程影響後,沙中線主體工程造價將為873.28億元,增加165.01億元,增幅達23%;若連同沙中線前期工程85.51億元及保護工程6.95億元等一併計算,整體造價更增至971.63億元。
港鐵消息﹕七成涉外在因素 包括遺蹟
港鐵消息人士稱,沙中線主體工程所增加的165億元中,撇除應急費用,約七成涉及外在因素,當中以宋皇臺站挖掘到宋元遺蹟後做的保育方案所佔費用最多。消息稱,高峰期有300人在工地做考古工作,而為了妥善保育出土的古蹟,包括原址保留車站西南面的宋元方形石井(J1古井)及建築物的石結構,需修改車站設計,並在車站加入考古元素,形容是「牽一髮動全身」,估計最少增加41億元。
指政府遲交地 長期缺人手 遇不利地質
港鐵消息續稱,由於灣仔北涉及其他基建工程,令港鐵延遲接收工地,要待今年7月才完整交接工地,工程前後延誤共9個月,加上會展站西面工地因發現廢棄鋼管樁,承建商需在鋼管樁附近額外灌漿,以取代興建垂直隔牆。消息人士又表示,因應政府最新要求會展站上蓋日後用作興建會議中心,港鐵需在車站加建地基及設施,增加工程複雜程度,另外,因應地區訴求重置前灣仔游泳池、前港灣道體育館設施等,均令工程造價增加。
至於主體工程餘下約三成的額外開支,港鐵消息稱沙中線工程一直受建築工人短缺影響,高峰期聘用8000名工人及工程師,但截至今年9月底只有6000人工作,「長期欠缺一至兩成勞工,令勞工成本上升」;又指沙中線近九成屬地底工程,不少工程遇上不利地質問題,例如鑽石山至馬仔坑的一段地底隧道,因受黏土層影響,增加隧道鑽挖機的鑽頭損耗,影響挖掘進度;而紅磡站改建地基上,站底地質較預期複雜及鬆散,需加裝逾100條樁柱,且要不影響紅磡站正常運作,形容工程「極難進行」。
港鐵稱截至11月底,整體工程已完成80%,當中「大圍至紅磡段」已完成超過90%,「紅磡至金鐘段」亦已完成超過60%。港鐵預計「大圍至紅磡段」可於2019年中通車,「紅磡至金鐘段」則於2021年通車。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