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特朗普政府政府正式反對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待遇,此舉可能加劇全球兩大經濟體的緊張關係。美國在今年11月21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文件,支持歐盟此前的申訴,並在周四對外公佈。
美國和歐洲爭辯說,中國政府繼續嚴重干預國內經濟,中國仍舊屬於「非市場經濟」。這場交鋒關係重大,倘若一個國家被貼上「非市場經濟」標籤,意味政府干預行為扭曲市場,帶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其他貿易伙伴可以更自由地對它徵收高額關稅。
中國與美國和歐盟之間的爭端,可以追溯至去年12月,當時中國政府對世貿組織表示,該組織在2001年接納中國為成員國時曾經承諾,在中國加入15年後,其他成員國自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美國、歐洲和一些國家認為,兌現這個承諾的前提是中國實施市場開放政策,惟中國尚未做到。
前世界銀行官員、著名中美經濟關係專家杜大偉(David Dollar)說,「中國相信,他們無條件獲得狀態升級承諾。」
但美國和歐盟說,它們失望於中國加入世貿後,沒有採取更多措施向外國投資和產品打開大門。杜說,比如中國「應開放金融產業,但它實際用各種國內法規加以束縛,令外國公司不可能運作。」
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批評中國濫用貿易政策,他指那是美、中巨大貿易逆差的罪魁,該逆差去年高達3,470億元,是美國與各國貿易中最大的差距。
經濟學家估算,美國和歐盟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已令中國生產商在出口方面損失了幾十億美元,它們有部分商品要繳納遠高於100%的關稅。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早前批評,美國繼續拒絕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有損多邊規則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他指中國政府將採取必要措施來保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去年底,中國向世貿組織貿易法庭提出針對美國和歐盟的申訴,要求美國和歐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對美國的申訴隨後陷入停滯,但對歐洲的申訴將進入聽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