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圖)周一(27日)展開首次訪問緬甸行程,將分別與緬甸政治領袖會面,羅興亞人道危機成焦點。教宗過去多次主張給羅興亞人「完整權利」,人權組織亦希望教宗能為羅興亞人發聲;但仰光樞機主教與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均促請他避免使用「羅興亞人」一詞,免令緊張局勢火上澆油,危及當地天主教徒。有觀察家相信,今次是教宗就任4年來內最棘手的外訪,教宗此行勢必如履薄冰。
教宗將訪問緬甸3天,傳達「復和、寬恕與和平」的信息。他將會晤緬甸總統廷覺、國務資政昂山素姬,以及軍方總司令敏昂萊。他亦計劃與多名宗教領袖會面,並在周三(29日)在仰光主持彌撒,祈求和平,預料將有數十萬名緬甸天主教徒參加。其後他將轉往孟加拉兩天,並在首都達卡與部分羅興亞難民會面。
今次訪問早於今年5月昂山素姬訪問梵蒂岡時決定,原為對緬甸軍政府結束半世紀獨裁、和平過渡至民主政制表示支持,並確立緬甸與梵蒂岡的外交關係,惟今年8月,被緬甸視為恐怖組織的「若開邦羅興亞拯救軍」(ARSA)於若開邦多次襲擊軍警,緬甸軍方隨即大規模清剿,觸發逾60萬羅興亞人逃亡到鄰國孟加拉,釀人道危機,令羅興亞危機頓成焦點。
教宗曾多次呼籲停止針對羅興亞人的暴行,並促請當局給予羅興亞人「完整的權利」,又稱「受迫害的羅興亞人是我密切的弟兄姊妹」,不過今次訪問行程極為敏感,特別是緬甸國內民族主義高漲,對聯合國與美國指摘緬甸軍方涉種族清洗的說法早已心生不滿,亦批評外國傳媒扭曲當地實況,不少人更質疑教宗偏袒被視為「孟加拉非法移民」的羅興亞人,此行是為他們說項。緬甸著名佛教民族主義僧侶奧塔馬早前接受法新社訪問時,便指控包括羅興亞人在內的穆斯林「利用人口上的優勢」突襲佛教徒佔多數的緬甸,即將「吞噬整個國家」。不過該國人口調查顯示,穆斯林實質只佔人口5%。
仰光主教倡用「若開邦穆斯林」免爭議
德國之聲報道,緬甸仰光的樞機主教芒波早前到梵蒂岡與教宗會談,稱教宗此行焦點應集中在緬甸各宗教族群和平共存,強調教宗可助終止緬甸多年來暴力惡性循環,期望緬甸軍方與教宗60年來首次對話會改善緬甸現況。他亦建議教宗避免使用「羅興亞人」一詞,改用「若開邦穆斯林」,以免惹爭議。曾就若開邦問題撰寫顧問報告的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亦認為教宗不應使用「羅興亞人」,以免觸怒緬甸,甚至對當地基督徒與穆斯林少數族群不利。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榮休樞機主教津東格勞稱,期望教宗肯定緬甸目前的正面發展,而不會單獨談及某一族群的問題。
不過人權組織則呼籲教宗在緬甸之行為羅興亞人發聲。人權監察亞洲副總監羅伯遜(Phil Robertson)稱,羅興亞人多年無國籍,備受歧視,亦成緬甸軍方種族清洗與暴行的受害者,除族群的名稱與背後的身分認同「他們已幾乎一無所有」,認為教宗應使用其族群名字以示支持。
以往教宗屢次毋懼介入政治,例如今年9月他到訪哥倫比亞時,便讚揚該國與左翼叛軍達成和解協議。2015年,美國與古巴亦在教宗斡旋下破冰,恢復外交關係。
不過觀察家認為,羅興亞問題將令今次訪問成方濟各就任4年來內最棘手的外訪行程,他需致力避免令當地轉趨複雜,甚至波及當地天主教徒,他最終會否棄用「羅興亞人」一詞待觀望。(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