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店二代 編字庫記寫字佬恩情 一筆一劃留字留情
【明報專訊】香港的大街窄巷,一個個形狀各異、色彩繽紛的招牌懸掛半空,鐵皮或膠牌、楷書或隸書,為所代表的店舖爭奇鬥艷。
寂寂無聞的「寫字佬」,昔日於旺角巷仔擺檔為「招牌佬」寫字,兩人因此結緣成為好友;寫字佬告老還鄉,怕好友沒字稿做招牌,離開前夕,將兩大袋放在紅白藍袋的手稿交給招牌佬,書紙未變黃,寫字佬已離世,招牌店第二代李健明當年目擊父親收字稿一刻,銘記在心,轉眼25年,成功把手寫大字轉化為7800多個電腦字體,取名「李漢港楷」,重塑兒時部分視覺回憶,亦不負寫字佬李漢對父親的情誼。
文:李詠珊 圖:鍾林枝
人靠衣裝,店靠包裝,招牌可謂一店的外衣。1990年代前,電腦未普及,招牌師傅接過訂單,就跑去找寫字師傅提字,再將大字原稿放在膠片上,逐字苭X,凸字招牌得以完成。
七十後的李健明跟家人繼承父親衣缽,經營招牌店,由黃大仙的街邊遷入新蒲崗的工廠大廈,以往父親李威多做室外大招牌,惟屋宇署近年推出招牌檢驗計劃,需小型工程牌才可安裝上述大招牌,兒子接手後就做室內小型招牌為主。
電腦發展,手寫字招牌被電腦字逐漸取代,但李家店內仍留有以兩大個紅白藍袋裝茠漱熉g大字稿。翻開一疊疊已變黃的字卷,是一隻隻鐵畫銀u的墨[。李健明說,那埵@有約2000頁楷書,估計有過萬字,另有隸書約2000字左右,而所有墨寶皆出自父親好友李漢之手。
寫字佬與招牌佬 工作伙伴變好友
李漢過去在旺角擺檔為人寫字。李健明說,爸爸李威1960年代在黃大仙擺檔做招牌,「招牌佬識裝字,唔一定寫得一手靚字」,李威得行家介紹,到旺角找寫字佬幫手。現年屆八旬的李威憶述,當年有3個寫字佬「排排坐」,「我見佢(李漢)都姓李,同姓三分親,500年前是一家,就搵佢幫手」。
「李伯伯(即李漢)鵀r較粗身,而且齱y勾』大齱A好有氣勢,以前街上鴭蛣P較密集,咁就可以更易搶到其他人鴷堨」,昔日大街,多見著名書法家區建公的北魏體及謝熙的隸書,但在鬧市旁的小區,如髮廊、診所、食肆或街市檔的招牌上,不難找到李漢的字。
芸芸寫字佬當中,李威只鍾情李漢的筆[,以前沒有電話電郵,李威要從黃大仙乘半小時車程去找李漢「落單」,過兩日又再走一趟取字,李威笑言「佢對其他人會唔耐煩,對我就好聲好氣」,兩人由工作伙伴漸變好友。李健明小時候不時幫忙找李漢取字稿,「李伯伯會話唔收我錢,打發我走,之後仲要畀人鬧,後來大個先知佢]屪鰜Y原來咁深厚」。李漢當年跟家人鬧翻,會到李威家中留宿,李威又會陪李漢到新界陰宅研究風水,情同手足。
寫字佬抄字典臨別贈萬字
1990年代初,招牌行業步入數碼化,李漢自覺身體轉差,計劃退休回鄉,為了讓好友仍有字可用,花了約兩年時間寫字,親手送到招牌店。李健明說﹕「李伯伯隨手放低囍r稿,茶都無飲杯就話要走,可能不想道別。」
1992年,李漢寫字檔掛上「我退休了」,不久就傳來他去世的消息。李健明查看李漢送來的最後手稿,發現大字按部首排列,相信李漢在家中手執毛筆,跟茼r典逐字抄寫,「愈睇就覺得李伯伯犀利,難以想像佢花鰲X多時間」。
掃描拼合7000字 找台公司電腦化
電腦字體當道,李漢的手稿未能大派用場,李健明卻一直惦記李伯伯對父親的情誼,想將字體好好記錄,「不停諗方法將佢電腦化,作過好多次嘗試都失敗」。直至2015年,一次聽電台節目得悉台灣有公司可編碼將手寫字變成電腦字體,他便立即聯絡對方並茪熐s作。
李健明先花3個多月逐字掃描入電腦並分類,發現扣除重複且常用的字,約有3000多個,其後再以軟件逐字逐筆勾畫,同時亦要將李漢沒寫的字以其他字體的筆畫拼合,最終花了22個月,把7800多個字完成,現待台灣的公司將之變成字體,就可發布。
「李漢港楷」 以故人為名
面對舊區重建,不少人手書寫的招牌隨老店結業而消失,李健明說,字體與時並進,電腦字也有其可取之處,只是當他見到近年街上不少店舖想以懷舊作設計,但所用的手寫字體都來自台灣或內地,就更想把李漢的字留存下來,故將字體取名「李漢港楷」,諧音寓意「你看港街」,「有無人用、賺唔賺錢都唔緊要,亦唔敢話佢鵀r體可以代表香港,但相信佢係整個重現昔日風貌砌圖之中翵鉹中@塊,我可以做得幾多就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