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希望之黨」誓言一洗日本政壇頹風,曾被視為有力與執政自民黨一較高下的敵手,惟在小池表明不會參選後該黨聲勢大挫,加上急就章的政綱不切實際,「希望之黨」最終「失去希望」,首戰慘敗收場。
小池不參選 政綱急就章
希望之黨無力對抗自民黨,甚至不敵由前民進黨成員枝野幸男創立的立憲民主黨,失落最大在野黨地位。小池上周六(21日)以東京都知事身分前往巴黎出席會議,並無留守日本坐鎮。她昨稱未來將切實分析敗因,但表明會繼續出任希望之黨黨魁。
65歲的小池憑藉7月東京都議會選舉大勝之勢,上月25日宣布成立「希望之黨」並擔任黨魁,盼成為結合改革和保守主義的新勢力,打破自民黨長年一黨獨大局面,聲勢儼如「反安倍共主」,甚至令在野民進黨亦提出以希望之黨名義出選,爭加勝算。
不過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政治學教授飯尾潤指出,希望之黨成立倉卒,政綱似是討好選民用的例行公事,難言落實機會。例如零核電、零花粉症等主張,具體措施與資金來源成疑。該黨亦無言及一旦以企業增稅代替增加消費稅而導致資金外流之際要如何處理。《日本經濟新聞》則指出,希望之黨的參選者缺乏經驗,不擅組織競選活動,亦缺個人魅力,在選民對小池的好感消退下陷入苦戰。
觀察家相信小池一直觀望選民意向而決定是否出戰眾議院選舉。惟她本月初表明不會參選後,形勢便急轉直下,其民望由初上任東京都知事的逾80%急挫至上周的39.2%。不少選民雖然認同小池帶來政治突破的能力,但認為小池應先完成東京都知事任期再涉足國政,「貿然組黨介入全國政治的小池不可信任」。NHK票站調查顯示,認同小池政治行動的選民約為43%,而不贊同的則有57%。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