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廉立勝出溫市議員補選
主張增加供應解決住屋困難
【明報專訊】溫哥華市議會與學務委員補選,非正式結果昨晚公布,無黨派協會(NPA)的貝廉立(Hector Bremner)以27.83%的得票率,奪得市議員席位。他主張增加房屋供應,應對目前樓市危機。偉景溫哥華(Vision)的候選人簡迪高(Diego Cardona)得票排名第5,但偉景在市議會仍然擁有多數黨地位。
而9名學務委員席位的爭奪戰之中,未有一個政黨取得大多數;綠黨奪得3席位,偉景溫哥華
奪得3席,無黨派協會奪得兩席,而OneCity則有一席。補選正式結果在10月18日公布。
貝廉立昨晚勝出後接受本報訪問時說,能夠得到選民的信任,感到十分榮幸。貝廉立依舊認為,應對目前的樓市危機,他對手所提出的策略行不通,只會火上澆油, 讓更多出租房屋流失,並會推高稅率。
貝廉立相信,需要從增加供應上解決問題。他再次批評溫哥華的建築許可證審批程序太過漫長,有時需要兩年時間。相比之下,在本那比只需要數周的時間。他認為在增加供應上,仍然大有可為。
貝廉立又肯定地說,明年一定會參加市選,但目前首要任務是學習如何做好一名市議員,並與團隊建立好合作關係。
昨日補選在晚上8時結束投票,各候選人靜候開票結果。市府網站開始公布點算結果,無黨派協會(NPA)的市議員候選人貝廉立(Hector Bremner)一直領先,在25個投票站完成點算後,已經獲得近3成的選票,緊隨其後的是綠黨的弗賴伊(Pete Frey)、獨立候選人金玉鵝(Jean Swanson)、OneCity的格雷夫斯(Judy Graves)。而偉景溫哥華的簡迪高(Diego Cardona)則只有不到12%的選票。華裔候選人李嘉明(Gary Lee)得票只有2%多一點,其後更跌至不到2%,一直無法突圍而出。
其後貝廉立的得票比率略為下降,而金玉鵝逐漸攀前至第二位,但未能扭轉戰果。
最後貝廉立奪得13,372票,佔總數的27.83%,贏得市議員席位。而排在第二位的金玉鵝則有10,263票,佔21.36%。
有評論指出,這次選舉,左派派出太多候選人參選,爭奪同一票源。假若金玉鵝與理念出身相近的格雷夫斯(Judy Graves)票數加起來,將近有35%的得票率,可以超逾貝廉立。
雖然失去一個席位,但偉景溫哥華在市議會之內仍然有5名市議員與一名市長,穩操大多數。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在得知補選結果後,也代表偉景溫哥華發出聲明,恭賀貝廉立得勝。他確認這次選舉的主要議題仍然是房屋的可負擔性,他說民眾就此感到沮喪。羅品信說他本人與他的黨派清楚聽到這一聲音,將會更加努力。
在學務委員補選方面,並無一個政黨取得大多數。綠黨三名候選人得票排名最高,奪得三席
;分別是:Janet Fraser、Judy Zaichkowsky、Estrellita Gonzalez。
偉景溫哥華開票後原先只有兩個席位,但最後增加到三個席位;分別是:Joy Alexander、Ken Clement、黃偉倫。無黨派協會開票後曾經領先,一度獲得4個席位。但未能維持戰果,最後只得到兩席,分別是:Lisa Dominato與Fraser Ballantyne。新政黨OneCity的Carrie Bercic也有一個席位。
溫哥華合資格選民有442,792人,昨日總計投票人數只有48,645人,投票率只有10.99%,與上次補選相若。
由於前偉景溫哥華(Vision Vancouver)市議員麥傑士(Geoff Meggs)加盟新民主黨省政府,辭去市議會職務;加上先前一屆學務委員被撤銷職務,故此溫哥華就一名市議員以及9名學務委員的席位舉行補選。各席位的任期只有一年,明年市選舉行,將重新由選民決定勝負。
有評論家指出,2018年的市選角逐其實在今天開始。因為各個政黨與政治人物都在密切注視昨天補選的結果,調整參選策略。2018年的市選,才是各方爭奪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