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製造業滑落多年,但近年不約而同重新重視製造業。日本製造業對戰後經濟奇蹟貢獻良多,一直以質素取勝,但近年持續下滑,喚起日本的危機意識;尤其是2011年3•11大地震損狴芠鏈,同時面對中韓急起直追,日本製造業危機急增。不少評論指出日本經濟癥結所在,如日圓上升促使不少企業轉移海外,日本的勞工條例及政府補貼政策亦被指阻礙製造業活力。 跟不少發達國一樣,日本製造業就業人口比例不停萎縮,由1970年的27%下跌至2015年的16.7%,在發達國中僅落後德國(19.3%)及意大利(18.3%),美國、英國、加拿大的製造業人口比例約為10%。隨茈球經濟復蘇、日本企業陸續遷回國內,日本出口上升。 不過專家警告,在高薪酬及繁複條例等因素下,日本製造業遷回國內可能損害生產力,長遠提高生產力、保持競爭優勢才最重要。 論者指日本應學習德國,展開創新的結構性改革。德國戰後同樣靠製造業創奇蹟,但德國製造業近年同樣面臨經濟轉型挑戰,而汽車業2015年爆出造假醜聞,亦打擊了德國製造業聲譽。 (綜合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