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密斟公眾不知 業界促增補價透明
【明報專訊】今年發展商積極向政府申請換地及契約修訂,截至今年9月15日,共有8個項目完成補地價,涉及可發展總樓面逾886萬方呎,完成補地價項目及可發展樓面面積均創近年新高。目前補地價機制是按改變地契前後用途的價值來補其差額,政府有提供相關申請程序及指引予發展商參考,不過,申請者與政府在商討補地價金額常有極大分歧,雙方需一段頗長時間才能達至共識,外界因而質疑政府的透明度不高,令發展商無所適從。
明報記者
政府於2014年引入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試行期於去年10月屆滿。地政總署透露,計劃實施期間曾發出14宗邀請,但只有兩宗的發展商同意參與,其餘均拒絕。發展商同意參與的其中一宗已完成仲裁,另一宗則接納補地價建議而毋須仲裁。政府及後將有關機制延期兩年,以累積更多經驗。
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副常務董事張翹楚說,若發展商不同意有關補價,可作上訴,同時亦可透過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提出上訴,這機制對於發展商而言具透明度,但對於公眾而言則沒有透明度可言。張說﹕「目前政府只就主動招租或招標的項目公布涉及的金額,建議政府可考慮或按地區公開更詳盡的補地價金額資料,以及所有短期租約(Short Term Tenancy)的租金金額,讓公眾更能掌握有關價錢作參考。」
發展商亦想知鄰地補額
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前議員謝偉銓則說,所謂透明度不高,是發展商希望知道鄰近私人地皮的補地價金額,然而屬於私人項目,難即時公開有關數字,但公眾可於日後翻查契約時得知有關補價金額。他說,政府一直以數據作依歸,而發展商則看市G,因兩者存在分歧,故過去補地價過程頗費時。
測量師:地署缺人手專業知識
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表示,政府有需要檢討現時的補地價機制,包括估價基準。他以發展商申請將農地改作住宅發展的補地價程序為例,現行機制「最大問題是政府過分低估農地的估值」,因政府與發展商對補地價金額存落差,加上發展商需處理併地、向佔用人作賠償等事宜,於補地價過程中需克服不同困難。再者,地政總署長期缺乏人手處理補地價,而評估地價涉及多個專業職系,但署方內部卻沒有建築師、工料測量師、結構及土力工程師等專業職系人員協助估價,導致估價程序長,形容署方的人力及專業配置都出問題,政府有需要增加資源增聘人手,以加快補地價的工作流程。
(補價熱潮•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