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表示,「一個中國」政策過去讓美國和中國長期避免衝突,但美中關係似乎正處於轉折點(at a bit of a pivot point),如何定義兩國未來50年的關係是一大課題,並承認雙方確有分歧,但需要以避免公開衝突的方式處理。而在朝鮮問題上,蒂勒森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同,表明不會怪責中國。
稱「一中政策」避衝突
中央社報道,上任半年的蒂勒森1日首度現身美國國務院新聞簡報室,談及朝鮮問題、美中關係等外交議題。蒂勒森指,自從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歷史性訪華之後,採取「3個文件與協定(three documents and agreements)的『一中政策』」讓美中長期避免衝突,亦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創造條件,其他國家也有受益,這定義了過去四五十年的美中關係。蒂勒森的講法與美國官方慣用的「基於中美3個聯合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的『一中政策』」有異,但美國國務院事後回應稱,「一中政策」沒有改變。
提出如何定義未來50年關係
蒂勒森續稱,美中關係正處於轉折點,因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將繼續在全球經濟中擴大重要性。他提出一連串問題,包括如何定義兩國未來50年的關係,如何確保令兩國和全球受益的經濟繁榮可以繼續,又坦言「我們將會有分歧,我們確實有分歧」,但會以避免公開衝突的方式處理。蒂勒森強調,過去曾取得過成功的政策必須繼續堅持,但美國也意識到,情况正在發生改變;僅僅依靠過去,可能並不會有助於中美任何一方。
特朗普擬查中國貿易做法
另外,朝鮮近日連番試射導彈,牽動美中關係。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華府兩官員報道,白宮幕僚正研究「懲罰」中國箝制朝鮮不力的方案,當中包括對華實施金融貿易制裁,最快本周有決定。民主黨參議院高層亦致函美國總統特朗普促檢討中國在美投資,以向中國施壓。《紐約時報》引述3名知情人士指,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對中國的貿易做法進行大規模調查,重點是中國侵犯美國的知識產權。
不過,蒂勒森在簡報會上表示,在朝鮮問題上不會怪責中國,「只有朝鮮人需要為如今的局勢負責」,但深信中朝有特殊和獨特的關係,中國有辦法影響朝鮮當局。這與特朗普多番指摘中國沒有向朝鮮施加足夠壓力,以及蒂勒森自己上周五在一份聲明將朝鮮擴大威脅責任歸咎中俄的說法均有不同。
另據中新社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日會見訪華的美國密歇根州長斯奈德(Rick Snyder)時表示,中美分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利益交融愈來愈深,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中美關係發展不僅事關兩國,也對世界具有重要影響。斯奈德也表示,美中關係與合作是互利雙贏的,密歇根州經濟的轉型和增長從對華合作中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