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例生效半年 溫島72人醫助死
近6成事主患癌症
【明報專訊】卑詩醫學期刊發表一研究報告,探討自醫助死亡合法後溫哥華島衛生局(VIHA)轄下區域的個案數據,發現法例生效後的6個月內錄得72宗個案,佔區內同時期死亡總人數的2%;而大部分選擇接受醫助死亡者生前患上癌症。
研究報告提及,醫助死亡從2016年6月17日起不再屬非法,而卑詩在相關法例正式通過前成立一委員會並將有關規例標準化,溫島衛生局的工作小組亦因而成立去為醫助死亡各方面進行協調,是次研究的團隊分析溫島醫助死亡個案中病人的多項數據,包括年齡、接受服務的地點和人口分佈等。
報告指,去年6月17日至之後的六個月內,溫島一共有72宗醫助死亡個案,37人是男性,35名是女性,他們的年齡介乎49至96歲。接受醫助死亡的人數佔溫島同一時期內整體死亡數字約2%。
數據亦顯示,死者生前接受該項服務的地點大部分是在家裏(64%),在急症護理和寧養設施的分別佔21%和12%。尋求這服務者生前所患疾病大部分(57%)屬癌症,器官衰竭佔25%。
69人是透過接受藥物靜脈注射而死亡,餘下3宗選擇口服藥物。
報告指,可得到這服務的渠道不足夠和需要統一化,在規例、數據蒐集和監管方面也需要協調。報告提及個別醫護人員可選擇拒絕提供有關服務,而部分有宗教信仰的設施可選擇不提供服務。
此外,研究內其中一名家庭醫生,曾為他的三名病人提供這服務,他認為從經驗得知,區內服務未能應付需求,若有更多醫生可提供服務,或會有更多病人提出要求。
卑詩法醫服務處曾有報告指,由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期間,全省一共錄得435人選擇醫助死亡,溫島佔最多有186人,而屬溫哥華沿岸衛生局轄下的地區佔115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