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區政府在2008年新設副局長及政治助理,曾飽受質疑。時任民建聯副主席的蘇錦樑,獲委任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至今為官9年,先後擔任3年副局長及6年局長。臨別回望,他說「高興選了這條路」,也感激當日的「嚴師」、前商經局長劉吳惠蘭,「她很願意教我」。他認為外間人才加入政府需磨合,摸索官場文化,同時為政府帶入新思維。 初進官場 看電郵也困難 蘇說,理解最初各公務員及社會對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不信任,「政府有很多機密資料,若給外人接觸到,這個人會否保密?」他自言從不「爆料」,以行動贏取同事信任。他說,初入政府時連看電郵也有困難,如公務員習慣用縮寫,需時記熟各部門和職級簡稱,「現在自己寫電郵也會這樣(用縮寫)」。 近年立法會多次出現「拉布」,他認為是制度使然,「政黨要讓人看到他可以make a difference(帶來改變)」,因此不能「永遠百分百同意」政府政策,有時難免「夾硬」,「重複提問拖慢進度,對香港整體無益」,惟政府也要虛心,倘政策有改善空間,應該接受意見。他期望行政立法關係可以改善。 從政黨走入官場,蘇憶述曾有同事建議他仿效前政務司長唐英年退出政黨,「我沒有跟隨這路線,我仍是民建聯(成員)」。他認為具政黨背景者的價值,在於讓人看到處事公道,同時獲政黨支持。他自言從沒偏袒民建聯,但民建聯給予他很多幫助。他補充,政黨需要推動社會討論,議題要新鮮,有時只考慮當下;政府資源足,相對深思熟慮,宣布新政策前已想好所有步驟,「政黨中人學到政府一套,返回政黨時,又會衝擊政黨,互相學習,才是政制成熟的階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