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餐飲發達民眾兼職賺外快
【明報專訊】外賣不只是外送服務,在中國,它已經成為類似Uber、吸引業餘人員的「共享經濟」平台,悄悄改變着餐飲經營的樣貌,「只有想不到,沒有送不到的」。
「東西怎麼還沒好!」穿着制服的外賣員衝進小餐館,他先前從手機應用程式(App)上接了單,趕來拿客人點的餐。按規定,他必須在30分鐘送達,否則會被扣錢。
「你吼什麼吼!」向來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工作的廚師也怒了。這樣的場景,不時在城市裏的餐館上演。有時沒有那麼火爆,改走悲情版本,下雨天外賣員滿臉滿手是雨水,還得忍受店家或消費者質問「怎麼來晚了」。
「有時霧霾比較嚴重,我都很糾結該不該叫外賣」。趙小姐的困擾,有點類似遇到颱風天,為了外賣員的生命安全忍住不叫外送,也說明了外賣是許多民眾的生活必需。
中國外賣餐飲發達,從傳統上打電話給熟悉店家要求外送,發展到專門的外賣網絡平台業者及物流公司。對消費者來說,選擇也不再僅限於熟悉的附近店家,更加多元化。
不需出門人擠人,只要在手機上滑一滑、點一點,立刻可以從成百上千家餐飲中挑選,還可以看出折扣有多少,讓消費者更易下決定。
據比達諮詢發布2016年第3季中國第三方餐飲外賣市場研究報告,2016全年外賣市場交易額估計達到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去年第3季來看,白領上班族市場佔比最高,達75.8%。市佔率最高的「餓了嗎」(36.4%)、「美團外賣」(30.1%)、「百度外賣」(21.8%)分別獲得三大網絡巨頭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投資。投資方看重的是這種商業模式代表的用戶流量、物流能力、用戶數據分析和線上支付市場。